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一首《成都》唱紅了成都,勾引了無數人到來,於我卻是故地重遊。在我走過的每一個城市基本上都會有一條摩登時尚的步行街,一個小清新氣質文青特別鍾愛的街區和一個具有地方特色最聚人氣的夜市。來到成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寬窄巷子、春熙路和錦裡。

我所在的城市秋天是個乾爽少雨的季節,而成都已經連續下了好幾天雨,成都的朋友告訴我:成都的秋天就是多雨的季節,雨經常十天半個月不停。

寬窄巷子

雨點打在青石磚鋪就的巷道上,溼潤了的路面微微發出反光,下雨帶來的不便並沒有降低遊客的遊興,反而使這雨中游多了些懷古的幽情。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這片街區記錄了老成都的滄桑歷史,沿街傳統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門的形式最為豐富。每家每戶的大門呈現出不同風格,每個門面都古色古香且特色顯著,加上黑灰牆與小青瓦做的窗花,整個街道的主調呈現出清代的特徵。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街邊那個長衫布衣少年輕輕敲擊眼前的“梵器”演奏出有如天籟的梵音吸引多少遊人駐足。經營小飾物的男子也是中式對襟布衣,服飾中已透露出安靜、悠閒的生活基調。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如果說寬巷子是一個有著老臉龐的懷舊地帶,窄巷子則是一條小資最愛的情調延長線,這裡的院落大多被頗有格調的酒吧、餐廳佔據,文青們喜歡紮在巷子裡,感受時光的停駐。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寬窄巷子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組成,青黛磚瓦的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傳說一次城市勘測一中當時的工作人員在度量之後,便隨手將寬一點的巷子標註為“寬巷子”,窄一點的那條就是“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條就是“井巷子”。

井巷子緊鄰窄巷子南面,現在的井巷子在剩下的半邊街上,建了一道500米長的歷代磚文化牆和500米長的民俗留影牆,展現出老成都最市井的場景。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春熙路

和傳統的寬窄巷子形成明顯反差的是摩登時尚的春熙路。春熙路的前世肇始於商賈,發命於官府,完成於軍閥時期。百年春熙取老子《道德經》中:“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的典故,以描述這裡商業繁華、百姓熙來攘往、盛世昇平的景象。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步行街上被腳步磨得錚亮的一塊塊銅板磚講述著這條百年老街的繁華故事。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雕塑中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春熙路美女如織,讓春熙路不同於其他城市步行街,說其“一街獨秀”並不過分,春熙路已成為成都魅力的代名詞,是成都的時尚公告牌,近一個世紀的商業人氣和成都美女都流經這裡。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國的街頭潮流和品牌在這裡跳動著同一脈搏。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熊貓是成都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城市代言,IFS最顯著的地標就是一隻爬樓的大熊貓,吸引無數眼球。IFS景區直通車小巴士,有了熊貓加持一下子變得萌萌噠。時代進步的不可逆轉正是春熙路的真實寫照。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錦裡

錦裡特別適合夜晚來逛,找一家有表演的餐廳,將近一個小時的表演,重頭戲變臉不過十分鐘。邊享受紅火熱辣的成都火鍋邊觀賞神奇的變臉藝術,錦裡的夜是熱鬧的,湧動的人流摩肩接踵。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傳說中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在錦裡三國故事成了這裡最主要的題材。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錦裡小吃街,將四川各地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各具風味的名小吃悉數收羅於街內,現場製作,現場叫賣,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看的見。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街上色彩繽紛的花燈和幌子,在這裡看個皮影戲、轉個糖畫兒、買張剪紙,都是懷念童年淳樸的快樂,圖的是個熱鬧。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百年木板門,千載石板路,成都版清明上河圖——“錦裡”,是感受浪漫休閒的精神驛站,是體驗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區。

成都憑什麼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成都,一個特別古老也特別潮流的城市,總有一處讓你魂縈夢繫;成都,一個會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