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台招商最大潛規則

文丨沐漁

“金九銀十”落幕,各大平臺的招商會亦接近尾聲,從今年發佈的2019內容資源來看,其中不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明皇妃·孫若微傳》《長安十二時辰》《九州縹緲錄》《白夜追兇Ⅱ》《黃金瞳》等多次登上招商會的大劇。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這些大劇們從2017年開始便多次出現在平臺各個季度的招商會中,一次次吊足胃口的同時,卻“N過招商,而不播”,猶如“新娘一次次被掀了蓋頭,卻始終沒能嫁出去”。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N過招商,而不播”,頭部積壓更可怕

縱觀五大衛視、三大視頻網站近三年來的招商會表現,每一家都卯足了勁兒,動輒發佈近百部大劇名單,誓要分得更多市場蛋糕。然而不論是線性播出的衛視平臺,還是非線性播出的視頻網站,每年基本持平的市場容量也無法實現一夜擴容。

因此除了許多悄然失蹤淪為積壓劇的腰部、尾部內容,許多頭部內容也不得不面臨更大挑戰。從今年的招商會發布的名單來看,各家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頭部大劇被反覆拉出來溜的現象。

湖南衛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北京衛視《如果歲月可回頭》、江蘇衛視《我在北京等你》(原名《在紐約》)、浙江衛視《渴望生活》(原名《慾望都市》)、優酷《白夜追兇Ⅱ》、愛奇藝《黃金瞳》、騰訊視頻《三生三世枕上書》,以及多次易主仍未能如願播出的《幕後之王》《半生緣》《隱秘而偉大》《大明皇妃·孫若微傳》等等。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這些原本在2017年招商會上便已發佈的頭部內容,卻一直未能與觀眾見面,如今在各平臺2019年的片單中他們仍舊赫然在列。

相比腰部、尾部積壓劇們消失的無聲無息,平臺們既不甘放棄頭部內容,但又消化不了這塊兒肥肉,於是大劇們便成為了招商會上的“常客”。可時移世易,大劇積壓同樣面臨高風險。

如早在2016年招商會中便亮相的《如懿傳》,一時風頭無兩,全民翹首以盼,彷彿就是預料之中的爆款。然而等到一再“爽約”的《如懿傳》與觀眾見面時,粉絲熱情早已耗盡,觀眾胃口也已變遷,加之《延禧攻略》珠玉在前,《如懿傳》開播即“不如意”。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不僅外部因素難料,主創人員更是積壓大劇的不定時炸彈。曾經在2017年招商會中的王牌劇目《巴清傳》註定播出無望;《獨孤皇后》一再延檔,且從2018招商會信息來看很可能淪為衛視“棄兒”轉網播出;就連本可憑藉《楚喬傳》餘溫贏得開門紅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也因趙麗穎的婚訊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

開播率、開拍率雙低,“炒冷飯”成行業不得已之選

與以往因為製作粗製濫造、演員人氣不足、審核擦邊球等積壓的腰部、尾部內容不同,招商會上發佈的重點頭部內容遲遲無法與觀眾見面,甚至出現“N過招商,而不播”的現象,來源於平臺招商泡沫、政策調整以及影視行業大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畫餅充飢的平臺們,招商會更像是一場集體炫富,發佈的內容越多便意味著越有實力。2017招商會上,優酷發佈58部劇集,騰訊視頻推出66部劇集,愛奇藝更是多達79部劇集,如此龐大的數量2018年註定無法完全消化,許多腰部、尾部悄無聲息的銷聲匿跡,而頭部則只好再次登上2018招商會的舞臺。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為了在品牌主面前展現平臺的超強內容儲備,平臺方招商會發布的內容除了確定可以播出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還在洽談購買,或剛有拍攝計劃,甚至連主創團隊都還沒敲定的雛形。如《白夜追兇》《河神》《老九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火爆後,各平臺2017年招商會便立即趁熱打鐵發佈了《白夜追兇Ⅱ》《河神Ⅱ》《老九門2》《三生三世枕上書》等內容計劃,但直到2018下半年這些劇組才相繼宣佈開機拍攝。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經筆者統計發現,優愛騰三家在2017年招商會上累積發佈的200餘部作品中,截至目前,優酷僅播出了31部,愛奇藝僅播出了39部,騰訊視頻僅播出了29部,平均開播率未達50%。因此,各大平臺在招商會上提前發佈內容資源時,大有“打腫臉充胖子”的嫌疑,當內容發佈過度提前,生產無法跟上或出現意外時,自然會形成一個個的招商泡沫,也註定招商會上只能一次次的“炒冷飯”。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而頭部內容被積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由於政策的調整。衛視平臺們為了搶佔頭部內容,提前預定作品版權,但實際播出計劃卻不得不根據當下播出政策進行調整。

如廣電總局在2017年下達的“限古令”中: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而從湖南衛視當年招商會發布的“334”格局來看就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巴清傳》《天盛長歌》《鳳囚凰》《武動乾坤》《封神》等古裝大劇,這顯然在“限古令”下無法保證所有劇目順利播出。於是便出現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連登湖南衛視三次招商會,卻無緣與觀眾見面的情況。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此外,招商會出現如此多“回鍋肉”最大的因素還是來源於今年影視行業整體大環境的變動,現實題材佔據主流,主旋律獻禮劇扎堆,收視造假警鐘長鳴,稅務整改風聲鶴唳,外界盛傳文娛行業寒冬將至。

面對這樣一個眾說紛紜的行業現狀,許多平臺及製片方都選擇在此時保持觀望態度,大劇無限延期、新劇開機率下降。作為影視行業風向標的橫店影視城遇冷便是最好的印證,受崔永元“陰陽合同”事件影響,橫店今年下半年以來業務十分冷清,據有關行業人士預估橫店劇組相比往年同期流失近70%。

招商宣發提前、內容生產滯後,待播劇堆積,新作品難產,招商會上便只好“炒冷飯”了。

大製作、高成本之下,頭部爛賬無法獨善其身

對於屢次登上招商會卻始終沒有播出的頭部內容,儘管是迫於整個影視行業大環境的無奈之舉,但頭部內容由於投入成本大,其面臨積壓的風險相比腰部、尾部內容對平臺、內容製作方甚至整個影視行業生態鏈的影響無疑都會更加顯著。

首先,對於頭部內容本身而言,除了不得不面對時間推移下受眾喜好的變遷,錯過最佳播出時機,還要面對演員被爆醜聞、競品搶佔市場、政策調整變動等多方面的隱憂,所謂夜長夢多,天價投入的大製作很可能成為一筆血本無歸的爛賬。

N過招商,而不播!“溜劇”成平臺招商最大潛規則

其次,對於平臺而言,支付了作品版權的定金,卻遲遲無法上線作品,因此便無法實現廣告收入的資金回籠,大規模待播之下對平臺下一步的購劇計劃難免產生影響。同時,平臺一次次的將作品拿到招商會上“炒冷飯”,卻又一次次在觀眾期待聲中沉寂,這對受眾的耐心也是一大考驗。

而後,對於內容製作方而言,作品沒有播出便沒有辦法收回尾款,長此以往其投入下一階段內容生產的預算必然也會受到波及,大劇開機率下降,最終新作品難產惡化為好作品難產,這對整個影視生態的良性發展顯然也是不利的。

無論是內容生產方還是平臺播出方,只有合理規劃內容生產與播出週期、科學執行內容宣發策略,才能實現對資源的有效利用、對受眾吸引力的有效調動,從而使作品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實現自身價值。

頭部大劇頻繁出現在招商會上,吊足胃口的同時,“N過招商,而不播”的現象正在成為行業慣性,

在上層建築得到完善的同時,底層的內容生產週期、播出編排、宣發節奏等問題同樣也應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