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文丨文仔

11月2日,《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的探案正片《逃出無名島》正式上線了。作為國內首檔明星推理探案節目,《明星大偵探》前三季一直以精良的案情設計和嘉賓互動倍受觀眾好評,其三季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可以說是國內綜N代的“模範生”之一。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但在其臺播版節目《我是大偵探》問世之後,臺播創作限制所帶來的“案情邏輯弱”“劇本痕跡略重”“嘉賓參與感不強”等觀感讓觀眾們對於第四季《明星大偵探》的迴歸產生了擔憂。然而第一期播出後節目獲得9.5分的豆瓣高分,《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在第一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打出“偵心不改”口號的《明星大偵探》是如何給觀眾忠於“原味”的探案體驗的呢?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案件層層遞進升級,堅持“邏輯燒腦”為節目主打

從棚內佈景到實景搭建,《明星大偵探》一直在服化道上力求完美,在第三季《玫瑰酒店》的實景嘗試之後,節目對於實景搭建產生了更多想法。因此在第一期《逃出無名島》中,節目組直接將某藝術館進行實景改造,為之後龐大的劇情背景提供了沉浸式的案件發酵環境。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每一位嘉賓上島時所遇到的“詭異雙胞胎”、“無端的睏意”等前情設計使“無名島”這個地方充滿了神秘氛圍。然而過於複雜和分散的立體空間使嘉賓在第一期開頭有些“遊離”於案件外,以致於在正片上花了不少時間才引導案件進入正題。

《明星大偵探》作為推理探案綜藝,主打的便是“邏輯燒腦”。

如何在案件中撇清自己的關係並找到真兇,是所有嘉賓的遊戲目標,而擁有兩次投票權的偵探則是帶領整體、梳理案情的關鍵。第一期的偵探戲劇化的落在了常年因“誤殺”、“跑偏”而被冠以狗頭偵探“撒明燈”稱號的撒貝寧身上。第一期偵探就如此“高能”,這讓觀眾不得不開始對後面的劇情產生期待。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此次《逃出無名島》的劇本設定給予了嘉賓呈現高水平推理過程的空間,混亂的邏輯線使嘉賓們在“重重殺機”中互相迷惑。劇本是推理綜藝賴以生存的根本,節目組在製造邏輯混亂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案情撲朔迷離。

《明星大偵探》從第三季開始在劇本中加入了許多著名的電影元素,《恐怖童謠》就是從電影《致命ID》《無人生還》《24個比利》等電影獲得的靈感。而此次《逃出無名島》也將《閃靈》的雙胞胎元素、《盜夢空間》的“夢中夢”等元素融入劇情之中。對於大量電影元素的運用,不少觀眾認為其雖有豐富劇情構架的作用,但是電影情節也會讓人提前預計出劇情發展的方向,影響推理思考。

《明星大偵探》在案件劇本上追求以“邏輯燒腦”為主打。即便兇手已經被找到,但故事卻沒有結束,在《逃出無名島》這個龐大的案情體系中,依舊還有很多疑團未被揭開。其中“倒著報時的鐘聲”、“詭異的雙胞胎”、“變化的畫框”讓懸疑升級,一環套一環的案件也讓觀眾陷入思維考驗之中。

資深玩家配置+素人輔助,人物格局多樣化

對於一個行進到第四季的遊戲綜藝來說,“老玩家”無疑在觀眾心中已經完成了形象塑造,並且形成了一定的探案風格。

不論是“狗頭偵探”撒貝寧,還是“一針見血”的白敬亭,在多次案件的磨合下嘉賓之間也逐漸培養了獨特的默契。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原始陣容在觀眾眼中就好比“白月光”,“撒何鷗鬼白”的黃金五人組作為《明星大偵探》的常駐嘉賓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在觀眾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所以許多觀眾對於第四季首期中沒有鬼鬼吳映潔這件事感到非常遺憾,表示少了鬼鬼的《明星大偵探4》並不完整。

然而在這次的首期陣容中,除了何炅、撒貝寧、王鷗、白敬亭、張若昀等資深玩家以外,劉昊然的固定加入將原始陣容缺失的部分也做了很好的填充。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劉昊然因在電影《唐人街探案》飾演偵探秦風而被觀眾所喜愛,在此次《逃出無名島》極為複雜案件情線中,雖各方證據都將劉昊然指向成為最大的犯罪嫌疑人,但在最後的投票討論中,劉昊然想通了“彈道”的怪異之處,隨即以自爆“兇手內幕”來指出指向證據的邏輯錯誤,有理有據地將線索指向重新梳理,在一眾懷疑中“逆風翻盤”。

這一段邏輯清晰的“暴風分析”讓節目組都感嘆道昊然弟弟是“秦風附體”,而他對於案件認真分析的態度也讓節目“老粉”表示肯定。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撒貝寧與何炅對於時鐘響聲的敏銳判斷,白敬亭在案件遇到亂象時點出的重要線索,都在推進著案情的發展。而王鷗在此期節目中雖然被掌握了關鍵性證據,但她仍然鎮靜的利用“能使用法律手段為什麼要犯罪”的邏輯理論來巧妙反駁。張若昀在第一次集中推理時精彩的分析也讓觀眾跟隨著一起將案情梳理。老玩家們依舊保持著自身的特色和遊戲水準。

素人的加入是現今節目的“硬性規則”,如何把素人的位置安排得當,綜藝節目需要根據節目定位來認真思考。

來自南京大學的蒲熠星曾經在《一站到底》的舞臺上成功三次守擂,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校草。而這次在《明星大偵探4》中作為偵探助理的他默默站在“師父”撒貝寧身後,雖然話不多,但是隻要撒貝寧拋梗蒲熠星便能很快的接住。以優秀的推理能力和反應能力幫助偵探撒貝寧梳理案情,不搶風頭卻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蒲熠星以低存在感獲取高好感度,找到了素人在明星綜藝中的平衡點。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另外節目新增了“場外求救”環節,由偵探撒貝寧視頻連線著名推理小說家蔡駿進行案情的疑難解答。雖然筆者認為第一期蔡駿並沒有為案件分析做出實質性的解答,但是卻為案件提供了開闊的思路,為《明星大偵探4》的推理提供了更多專業方向的可能。

老玩家的敏銳與新玩家的認真突破,再加上素人的輔助,《明星大偵探4》形成了以案件劇情為框架,以人物為色彩的豐富格局。

以案情反映社會現象,以推理傳遞能量

“也許只是為了懲罰一個鍵盤俠,所有的事情合在一起,就可能觸發了一個殺局”。

《明星大偵探》雖然每期都會有死者與兇手,但是其傳遞的導向都是正面且深刻的。這次在《逃出無名島》中便反映的是鍵盤俠與網絡暴力氾濫的社會現象。不得不說,《明星大偵探》使觀眾在每一個推理細節中開始反思。

《逃出無名島》中除偵探以外的五位嘉賓,在第一輪蒐證中都表示自己只做了一個環節的“小事”,而這個“小事”並不能成為死者的最終死因。然而正是在這一系列的謀劃中,造成了死者的死亡。在現實生活中參與到網絡暴力中的人總認為自己的力量不足為懼,卻不知當自己參與到網絡暴力中來時,量變所產生質變會對其他人造成的巨大的傷害。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眼見不一定為實,每個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真相往往也有很多層次,在《逃出無名島》中一環套一環的歷史案件,一次次的人物牽連,都告訴人們不能從單一的視角去看問題。王鷗在節目中所飾演的鷗小編,根據一張她並不知道前因後果的照片便在公眾號公佈了所謂的天台跳樓案件“真相”,並以標題煽動讀者的情緒來獲得10W+的閱讀量。

然而真相就是“看圖說話”嗎?誠然並非如此。

綜N代“模範生”,《明星大偵探4》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撒貝寧說道希望大家“獨立的思考問題,不是人云亦云地去宣洩情緒”、白敬亭說道“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言論變成了傷害人的工具,純粹惡毒的攻擊,不要往心裡去”、何炅說道“不要在乎那些與你生命無關的人評價你,因為他不需要對你的人生負責,而你要對自己負責”……在偵探能量站中每一個參與嘉賓對於案情的反思,是《明星大偵探》所想傳遞的正面價值觀。

走入第四季的《明星大偵探》在第一期開了個好頭。不論是從嘉賓還是劇情設計上,看得出節目組在長期的準備中蓄了不少力。正如《明星大偵探》所展現的有趣格調和深刻立意,我們發現真正能調動觀眾參與思考的娛樂綜藝才能有機會脫離單一的娛樂性走入更深的境界。“探案推理”是《明星大偵探》的立身之本,而“偵心不改”則是對每一個案件所傳遞的社會現象深刻的討論與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