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順還是該剖?知道這些或許醫患矛盾會少一些……

近日,北大醫院婦產科醫生被打事件引起不少關注。據報道,9月22日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赫英東等三位醫生值班期間,遭患者及家屬毆打。


該順還是該剖?知道這些或許醫患矛盾會少一些……


10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通報調查結果顯示,此事因在北大醫院婦產科待產的產婦孫某,因已超預產期,就能否剖腹產問題,產婦丈夫在診室外走廊處攔住當日值班的婦產科醫生要求解決,在醫生解釋過程中,丈夫情緒激動,突然揮拳擊打醫生,醫生被迫還擊,被現場其他人員勸開。

但引發此事件的核心問題——生孩子時,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想必每個準媽媽在生產前都考慮過這個問題。

準媽媽:醫生,您說我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啊?

醫生:能順產還是順產的好。

準媽媽:順產是不是特別疼啊?

醫生:分娩肯定會疼,但是剖宮產術後也會痛,而且恢復慢;還好我們現在有分娩陣痛,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產婦度過這一關,目前要求順產的產婦越來越多。

健康君認為,恐怕沒有比醫生更專業的解讀了,今天,健康君請到了

北京婦產醫院醫生王小榕、姜海利,來跟大家講講順產和剖宮產,到底哪個好?

醫生為什麼都提倡順產?


王小榕表示,孕婦能不能順產,有三個方面的決定因素:產力、產道胎兒,也就是看產力是否強大、產道寬窄是否適合胎兒通過、胎位是不是正常。

出於對產婦的身體考慮,陰道分娩的確是優於剖宮產的。

  • 陰道分娩生的時候的確不爽快,但是產後回到病房和以後回到家,恢復的時候比剖宮產要快得多、也舒服得多。
  • 剖宮產手術倒是生得快,但是產後就會有一些脹氣、排便不好的後續問題。


因此,考慮到產婦的遠期恢復和個人因素,對於不符合剖宮產指徵的產婦我們都是提倡陰道分娩的。


該順還是該剖?知道這些或許醫患矛盾會少一些……


順產的好處真的那麼多?


姜海利介紹,順產又稱為“自然分娩”,顧名思義,就是人體自然功能的一種體現,如果產前檢查沒有問題的話,基本上都是可以順利完成這項“卸貨工程”的。

對於順產的好處,很多準父母都略知一二,但其實,順產的好處....簡直多到你意想不到!

  • 對寶寶的好處


1、迅速建立自主呼吸


自然分娩中胎兒的呼吸系統會受到刺激,使胎兒的呼吸系統更加完善,會減小呼吸窘迫的發生率,可以促使胎兒更快的正常呼吸,提高接受自然環境的能力。

2、減少感染現象


胎兒在羊水中,會將一些羊水或者胎便吸入呼吸道,在分娩的過程中通過子宮的擠壓可以幫助胎兒排出呼吸道中的雜物,從而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3、鍛鍊肺部功能


胎頭受到子宮擠壓,使胎兒頭部充血從而促進腦部呼吸中樞的興奮,有利於胎兒出生後迅速建立自主呼吸,不要擔心胎頭變形,這是自然現象更不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

4、增強抵抗力


順產會增強胎兒的抵抗力是準媽媽們最瞭解的,這是因為在自然分娩時母體可以將免疫球蛋白傳遞給胎兒,這是胎兒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是剖宮產胎兒無法獲取的。



該順還是該剖?知道這些或許醫患矛盾會少一些……


  • 對產婦的好處


1、促進母乳餵養


都說女人的子宮和乳腺是一體的,沒錯!生產過程中子宮的收縮會刺激母體產生催產素和催乳素。當身體分娩出胎兒後,會使乳房膨脹促進母乳的產生,從而讓新生寶寶更快的吸入母乳。

2、利於產婦排除惡露


自然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出現陣痛表現,會使子宮發生變化。子宮的收縮功能增強,有利於體內惡露的排除,減少產婦發生感染。

3、產後恢復快


產後1-2天就能下地活動,這是剖腹產媽媽享受不了的待遇。而且自然分娩創傷小,安全性高,身體恢復速度快,更有利於體型的恢復,更不會給二次妊娠帶來困擾。

4、補充體力


就是吃東西,自然分娩不會涉及到術後排氣,所以分娩完畢後就可以吃東西了,就是這麼快。

5、剖宮產遠期影響更大


最後,說點專業嚇人的,隨著兩孩政策的放開,很多女性都有二胎的需求,剖宮產帶來的遠期影響體現的特別明顯,比如再次懷孕時,如果妊娠的位置恰好在上次瘢痕處或者附近,就會出現切口妊娠,或者兇險性前置胎盤,這些與產後出血密切相關,常常會發生子宮切除,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甚至導致孕產婦死亡。

什麼情況下,必須得剖?


“雖然我們提倡陰道分娩,但在面臨威脅到產婦和胎兒生命安全的危急情況時,兩者權衡下,我們肯定是以產婦和孩子的生命安全為先的,”王小榕介紹。

剖宮產的主要指徵有:胎兒窘迫、頭盆不稱、瘢痕子宮、胎位異常、前置胎盤及前置血管、雙胎或多胎妊娠、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巨大兒、產道畸形。


該順還是該剖?知道這些或許醫患矛盾會少一些……


還有孕媽存在嚴重的合併症和併發症(如合併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重度子癇前期或子癇、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減少、妊娠合併腫瘤及重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等)和生殖道存在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嚴重的淋病、尖銳溼疣等)。

看到這裡,健康君認為,若準媽媽和家屬能多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或許暴力傷醫事件會少一些,而在產房裡醫生都是通過嚴格的醫學指徵來判斷如何進行下一步治療的,若醫患間無信任為前提,那咱治療工作還怎麼開展呢?


來源 / 北京婦產醫院、產科醫生王小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