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麼說什麼,沒有話說時,儘管長著碧葉。你說我在做夢嗎?

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汪曾祺

汪曾祺逝世21年了,歲月無痕而有情,21年過去,汪曾祺的文字反而歷久彌香,甚至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汪曾祺熱”。

很多人說,可愛的老頭不常有,可愛成這樣的更是少見。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他寫小說《受戒》,荸薺庵世外桃源般優美、寧靜,小英子問:“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感人肺腑。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他寫《陳小手》,團長那一句:“我的女人,怎麼能讓他摸來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許碰!你小子太欺負人了!”即使殘酷也有一種淒涼的美感。

他寫《大淖記事》,描述得如此細緻、溫暖:“嫁閨女時都要陪送一套錫器,最少也要有兩個能容四五升米的大錫罐,擺在櫃頂上,否則就不成其為嫁妝。出閣的閨女生了孩子,孃家要送兩大罐糯米粥(另外還要有兩隻老母雞,一百雞蛋),裝粥的就是用娘櫃頂上的這兩個錫罐。”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為何,汪曾祺這個老頭有如此魔力,時至今日還那麼多人喜歡他?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1958年,他被下放到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所裡有一個馬鈴薯研究站,他被安排畫馬鈴薯圖譜。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馬鈴薯研究站海拔1400米左右,冬天冷到零下40攝氏度,研究環境無比艱苦。他每天上午趟著露水,到試驗田裡摘幾叢漂亮的馬鈴薯花,插在玻璃杯裡,然後對著花描畫。下午則畫馬鈴薯的葉子。等天漸漸涼了,馬鈴薯逐漸成熟了,又開始畫馬鈴薯的果實。先畫一整個馬鈴薯,然後再切開,畫一個剖面。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他曾寫過一首長詩,記敘這段漫長單調的生活,其中有兩句是:“坐對一叢花,眸子炯如虎。”這樣,他居然真的寫成了《中國馬鈴薯圖譜》,可惜的是,書稿在混亂中被毀了,否則,肯定也是像他的老師沈從文所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那樣的奇特傳世之作。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沈從文

鐵凝說汪曾祺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這也正是他的可愛之處。不管面對什麼,都對苦難不屑一顧,還能樂觀地、堅持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點小事,在平凡中做出大成就。

這樣的老頭,怎麼不讓人喜愛?

“因為我活到這個世界裡有所愛。美麗,清潔,智慧,以及對全人類幸福的幻影,皆永遠覺得是一種德性,也因此永遠使我對它崇拜和傾心。”——汪曾祺

汪曾祺:我為什麼寫作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

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隻青樁,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

—— 汪曾祺《受戒》

在《受戒》中的這段語言,已經不是小說,而是詩了,行雲流水,美不勝收。平平常常的句子,一經汪曾祺組合,彷彿有了生命有了靈氣,讓人讀起來可親可感可敬可愛。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所以,汪曾祺不僅打動了某個特定地域人們的心靈,更是溝通了整個漢語讀者的心靈,用恬淡優美的文字為我們營造了共同的故鄉。這正是汪曾祺文字的魔力所在。因此,他的文字能夠超越時間的界限,從過去走向未來;能夠打通地域的阻隔,從此岸走向彼岸。

鐵凝談起汪曾祺時,字裡行間都是對汪曾祺先生的崇敬與懷念,她說:“汪曾祺先生用小說、散文、戲劇、書畫為人間創造的溫暖、愛意、良知和誠心始終伴隨著我們,他總讓我想到“相信生活,相信愛”。因為,他就是相信生活也相信愛的,特別當他在苦難和坎坷境遇中。”

關於寫作緣由,他曾寫過一篇《我為什麼寫作》的詩,全詩如下:

我事寫作,原因無它:從小到大,數學不佳。

考入大學,成天泡茶。讀中文系、看書很雜。

偶寫詩文,幸蒙刊發。百無一用,乃成作家。

弄筆半紀,今已華髮。成就甚少,無可矜誇。

有何思想、實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華。

有何風格?兼容並納。不今不古,文俗則雅。

與人無爭,性情通達。如此而已,實在無啥。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身邊蠅營狗苟的小事佔據了我們的生活。人們為了錢、為了名利不斷奔波,似乎根本體驗不到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樂趣。在這種大環境下,汪曾祺的散文似乎在向人們發出這樣的籲請:慢點走,欣賞你自己啊!

鐵凝:他是一個連馬鈴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對生活有足夠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