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刮痧系列之三:刮痧治病的原理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電影《刮痧》在2001年上映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劇中的爺爺用刮痧療法給孫子治病,遺留的痧痕被美國的醫生看到,進而孩子的父母被控告虐待兒童,由此引發了一場因中西文化差異導致的衝突。

那麼,在中國民間非常常見的保健方法,現在更是醫療保健市場的寵兒的“刮痧”技術怎麼就成了虐待兒童的手段了?我們可以從刮痧的表現來得到答案。給大家看先上幾張痧痕圖。(以下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請做好心理準備)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如果美國人看到這樣的場景出現在孩子身上,不怪他們會認為父母存在虐童的行為。

那麼刮痧到底是虐待還是享受?刮痧疼不疼?出現的痧痕對人有傷害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刮痧是通過什麼途徑來調理身體的。

首先明確刮痧療法的定義。

刮痧療法是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屬、柔軟的線團等工具,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擠、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膚表面瘀血點、瘀血斑或點狀出血,從而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刮痧的作用點就是人體的皮膚,治療結果是造成皮下的出血,通過出血點的吸收、消失達到治療保健的目的。刮痧最初應用於疼痛類疾病,民間刮痧法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選取刮拭部位,基本上採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源於經絡理論,其中“皮部”是其治病的著眼點。

對於疼痛類疾病,一般認為是不通或者不榮(榮是營養的意思)造成的,也就是氣血在患處局部是不通暢的。那麼通過在局部進行物理的刮拭手段,人為的幫助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治療保健作用。這是刮痧最初、最簡單的原理。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圖出自《中國針灸學詞典》)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刮痧療法經已由原來粗淺、直觀、單一經驗的治療方法發展成為中醫外治法中的一種,有了自己系統的理論。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各個部分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內外相通,表裡相應,彼此協調,相互為用,互為制約的整體。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必然會通過經絡系統而反應於體表,同樣,術者對於人體外在的刺激,也會通過經絡而傳導入裡,起到調整臟腑的作用。

在經絡理論中,皮部是經脈功能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經脈之氣散佈的所在。經絡的傳導或反射作用傳至體內,激發並調整體內紊亂的生理功能,使之陰陽達到相對的平衡狀態,各部之間的功能協調一致,從而達到治病和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刮痧”:美國人眼裡的虐待,怎麼成了國人保健的寵兒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於刮痧療法的原理研究也就更加深入。現代醫學認為,刮痧療法的實質是一種待殊的物理療法,即通過刮治對局部或某些穴位進行一定程度的刺激,通過人體神經末梢或感受器官的傳導和反射作用,促進大腦皮質的正常功能,從而調整各組織之生理功能而產生效應。進而言之:

一是通過神經反射作用或體液的傳遞,對中樞神經系統發出刺激信號,通過中樞神經的分析、綜合,用以調整自主神經,遏阻病勢的惡性循環,對機體各部位的功能產生協調作用,並達到新的平衡;

二是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強,使肌肉和末梢神經得到充分的營養,從而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功能的旺盛;

三是對循環、呼吸、中樞系統具有鎮靜作用;

四是直接刺激末梢神經,調節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增強細胞免疫力,從而增進人體的防禦作用;

五是刮痧局部產生瘀點,能引起“自家溶血”現象。自家溶血是一個延緩的良性刺激,起到持久性的治療效應,不但可以使免疫功能得到調整增強,還可以調節大腦興奮與抑制過程及內分泌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