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開展「人造月亮」計劃,它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從古至今,我們抬頭仰望,最明亮的最美麗的無疑是月亮了,月亮在古代不僅有照明的用途,還有寄託情懷的作用。而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喜歡攝影喜愛天體的朋友也總會停下腳步觀賞美麗的月亮。在現代,月亮仍然是許多人駐足觀看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我國已開展“人造月亮”計劃,它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而據新聞消息,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參與的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併發射,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

我國已開展“人造月亮”計劃,它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而在之前,俄羅斯方面曾經嘗試過這一計劃,俄羅斯在之前驗證與演示上很成熟,最後也在空間站上做過實驗,但是俄羅斯發明沒有走到大型空間反射鏡這一步,最終計劃也擱置了。參與人造月亮項目的機構或者大學有: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等國內20餘名相關專業的學術專家、工程專家。這些研究員們共同對人造月亮照明項目進行了方案論證與初步設計。

我們都知道月亮距離我們38萬公里,在滿月階段,月球對我們的反射光達到最大。而未來的人造月亮則可能會部置在500公里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光強度損失比38萬公里的月球要小得多。

其實人造月亮是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預計其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8倍。那麼大家擔心光汙染會不會影響生物作息?其實大家不必擔心。研究人員可以對人造月亮的工作亮度進行調整,雖然說人造月亮是月光的8倍,但考慮到大氣和其他因素影響,工作區的實際光照度其實相當於夏季的黃昏時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屆時,人們能感受到的“人造月亮”光照度,照亮區域可隨時調整,亮度本身也可調節。大家不必擔心會影響到我們或者其他生物的生活。

我國已開展“人造月亮”計劃,它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人造月亮調控部署得當,每年可節約電費開支幾億甚至十幾億元。在未來可能的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的停電區域,也可以用人造月亮空間照明實現舒緩恐慌、光指引救援等,這樣也會增加救援人員的救援速度。

按照相關研發計劃,2020年“人造月亮”就可以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照明到調控的整體驗證工作,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在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選其一展開發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