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对很多80后和一些90后而言,关于足球的启蒙源自小虎队98世界杯球星卡。

在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和数码产品,打开电视机只能收到5、6个频道,那时候日常爱好就是攀比谁家红白机卡带更多,足球成为了男孩子们最好的娱乐活动。不管是楼群之间的空地,还是夏天傍晚的马路,只要有几块砖头,就能立时组织起一场足球比赛。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当年的足球刊物少得可怜,价格也无异于天文数字,了解信息只能靠报纸的体育版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虎队干脆面世界杯集卡活动刚一推出,便在男生中引发了一股热潮。下课铃响,大家都争先恐后冲向学校里的小卖部,买上一包就迫不及待地拆开。

集卡的终极目标自然是尽可能集齐全部卡片,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小伙伴们经常互通有无,还有聪明的同学发现了一条捷径——球星卡塑封在透明袋子里,把干脆面外包装压平,就可以模糊地通过文字和图案分辨出是哪一张。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虽然一袋一块钱的价格尚可接受,但同一样东西吃久了总会感觉到腻,于是这一提高命中率的方法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仅仅靠口口相传的原始方式,没两天就全校皆知。一时间,蜂拥采购变成了精挑细选。时间一长,“弃买”情况屡见不鲜。小卖部大妈不高兴了,于是有的老板开始拒绝“验货”,而旁边一家小卖部却反其道而行之。终于,前者生意越来越少,门可罗雀;而后者店内则总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即使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卡,也总得带个面包再走,毕竟不吃早点可是“重罪”。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后来,家附近开起了大型超市,周末的休闲几乎都被家乐福承包。超市这种新鲜的购物形式,初入国门时简直就是时尚的代名词,在这里不用担心被人“盯梢”,更不会有只看不买带来的尴尬。连续几个周末,叫上要好的小伙伴,拿出平时远离游戏厅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零钱,推开超市大门直奔方便面区域,徜徉在自由的海洋里。随着集卡捷径的普及,学校的小卖部又回归平静,偶尔还能听到大妈们对超市的不满和抱怨。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现在想起来,小虎队98世界杯球星卡的策划部门的确高明,他们在上个世纪就想到了用“典藏卡”和“珍藏卡”两种不同的系列提升产品收藏价值。除了字样上的区别外,珍藏版的质地是闪闪亮的银色,这一点就像今天的普卡和特卡。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收集“典藏版”的同时,我也开始关注数量更少的“珍藏版”。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不过不知道是小虎队公司的疏漏还是有意为之,利扎拉祖两个不同版本卡片的制版别无二致,再加上白卡和银卡隔着包装压根无法分辨,极难开出,因此这一款珍藏版卡片后来成了“卡王”。再之后,小虎队公司也发现了包装上的漏洞,干脆改用白色不透明材质装卡片,孩子们的小聪明这才没了用武之地。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在小虎队球星卡之后,肯德基和百事可乐也联手推出球星卡,只要买套餐就能得到一款,为了这个,那时候我们可是没少找爸妈软磨硬泡,最终还是因为价格原因只收到过寥寥几张。不过从那以后,心里的种子便开始孕育发芽,以至于日后走上了费时费力费钱的集卡“不归路”。

时至今日,当年的种种,与那个简单却又纯真的年代一起,成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回想起来总会升起莫名心跳的小情愫。有时也会想到那两个或严厉或慈祥的小卖部大妈,如果换做我,一定要利用资源优势,先对卡片进行一轮筛选,挑选出价值更高的卡片或直接凑齐一整套单独出售,肯定更受欢迎。

20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世界杯年,这一次,PP体育推出了一款线上的世界杯集卡游戏,无论你是看过马拉多纳、巴乔踢球的资深球迷,还是曾折服于大罗、齐达内的球技,抑或是最近几年才入“足球坑”的球迷新人,都能在这款游戏中找到专属于你的世界杯记忆。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PP体育世界杯球星卡活动奖励丰厚,总奖金额为2亿,中奖率达到100%,各种梯度的现金红包奖励,最高为5万元。“2亿RMB,集卡就送”,赶紧叫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PP体育开启集卡之旅吧!

有一种童年专属回忆叫球星卡 20年前我们这么玩世界杯

文:

仰卧撑/赵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