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走向「社會治理」的「楓橋經驗」

核心閱讀

1963年毛澤東親筆批示向全國推廣“楓橋經驗”,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又號召全國學習“楓橋經驗”。“楓橋經驗”在不同歷史時期都走出了一條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一直引領著基層社會的治理方向。總結和發揚歷史積澱的“楓橋經驗”,對於新時代我國社會治理創新特別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是“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也是“楓橋經驗”50多年來歷久彌新的關鍵所在。新時代,要把握好“楓橋經驗”的精髓,傳承好“楓橋經驗”。同時,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楓橋經驗”與時俱進,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01

“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是始終不變的。無論是最初的“楓橋經驗”,還是新時期或新時代的“楓橋經驗”,其核心內涵就是發動和依靠群眾,實現“矛盾不上交”,將問題解決在基層。

1963年10月,毛澤東對“楓橋經驗”的第一句肯定性的話是“這叫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1963年11月22日,經驗材料報上去後,毛澤東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並跟公安部領導談話“從諸暨的經驗看,群眾起來之後,做得並不比你們差,並不比你們弱,你們不要忘記動員群眾……”

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可見,“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就地解決矛盾,實現“矛盾不上交”。這是“楓橋經驗”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中國轉型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難題。

內涵是不變的,但方法不斷在變。最初是通過“發動和依靠群眾”(自治),後來增加了“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法治),現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德治)解決矛盾,即通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方式解決矛盾,甚至還可以用智能化、專業化的方法解決矛盾。

02

“楓橋經驗”的工作定位。“楓橋經驗”歷時54年,其工作定位不斷在發生變化,從最初的“調和階級矛盾”的經驗——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維護社會治安”的經驗——新世紀“加強社會管理”的經驗——新時代“創新社會治理”的經驗,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著鮮明的工作定位和相應的工作方法。

第一個階段:調和階級矛盾(1963—1978)。主要工作定位是“依靠和發動群眾,改造‘四類分子’,後來又拓展到就地改造流竄犯,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

第二個階段:維護社會治安(1978-2002)。主要工作定位是“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加強群防群治,形成鎮村聯動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經驗,有效維護社會安定,就地解決矛盾”。

第三個階段:加強社會管理(2002—2012)。主要工作定位是“通過平安建設、網格化管理、大調解、信訪機制等加強社會管理,整合各類資源,維護社會穩定”。

第四個階段:創新社會治理(2013—至今)。主要工作定位是“通過基層黨建、法治建設、社會組織、村規民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互聯網+’等創新社會治理,從源頭上預防矛盾”。

當前“楓橋經驗”正處於第四個階段,其工作定位是創新社會治理,而且重點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楓橋經驗”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經驗,我們要給“楓橋經驗”注入新時代元素,率先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社會治理理論體系與實踐創新。

03

“楓橋經驗”的工作體系。新時代“楓橋經驗”已經超越了原來綜治、調解、信訪的內容,涵蓋基層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也不宜包羅萬象,過度泛化,還是要緊扣“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來部署,並且以項目化的形式來推進。

如今,“楓橋經驗”有許多創新項目。如何把它們有邏輯性地串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工作體系?筆者認為可以按照“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邏輯來串聯。“四個化”既是治理現代化的基本要義,也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工作會議、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的。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這“四個化”率先構建一套成熟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甚至制定成為一套標準體系來加大“楓橋經驗”的可複製性、可推廣性。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社會化。社會化是社會治理的本質屬性,也是社會治理跟社會管理的最大區別。因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第一要義是提高社會化程度。“楓橋經驗”在社會化方面的創新項目,可以重點從基層黨建引領、基層協商民主、社會組織參與、鄉賢參事、村規民約、文化道德滋養等方面來推進。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法治化是社會治理的基本規則,也是一個成熟的現代社會的標誌。“楓橋經驗”在法治化方面的創新項目,可以重點從法治鄉鎮(街道)創建、村級法治標準、公民信用體系打造、基層法律服務完善、調解法治化、信訪法治化等方面來推進。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智能化是社會治理的技術創新,是有效提高社會治理效率性、精準度的需要。“楓橋經驗”在智能化方面的創新項目,可以從“互聯網+基層自治”“互聯網+矛盾化解”“互聯網+公共安全”“互聯網+執法司法”“互聯網+公共服務”等五大領域來推進“智慧黨建、智慧法庭、智慧檢務、網上調解、網上信訪、網上鄉賢、網絡社會組織、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項目。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專業化。專業化是社會治理的必然方向。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社會治理也要朝著專業化邁進。“楓橋經驗”在專業化方面的創新項目,可以從建設高素質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立專業性調委會、律師參與調解、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建立第三方中立評估機制來推進。(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