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的能與不能:公衆存在「搭便車」心理

“相互保”的能与不能:公众存在“搭便车”心理

前不久,螞蟻保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聯手推出了“相互保”,短短半個月時間裡加入人數達到1500萬。“相互保”本質是相互保險,通俗地說就是一群人自願拿出錢來互相救濟,給其中不幸遭遇大病的人分攤治療費用。這是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健康險相互保險產品,儘管它並非新鮮事物,在發達國家已經很普遍。

“相互保”推出後的火爆決非偶然,不能僅僅歸結為支付寶的強大流量優勢,根本在於中國健康保險市場的供需結構失衡。一方面,居民個人的醫療負擔較重,保險需求缺口巨大,計預測到2020年缺口高達730億美元。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保險產品結構單一,難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在醫療費用中商業健康險支付比例只有4.5%。“相互保”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相互保”誕生於數字時代,AI技術在相互保險模式創新中大顯身手。一是加入門檻低。通過移動互聯網可以廣泛吸納人群,最大限度地覆蓋社會需求,由於人數巨大,每一次賠付分攤的費用低,“相互保”承諾單個出險案例每個用戶分攤金額不超過0.1元。二是事後分攤。“相互保”以實際發生的患病賠付為準在成員之間分攤費用,相對於傳統保險,保費是不確定的,且每一個出險案例都要進行分攤、公示、扣繳,數據量級巨大,而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能有效支撐這種模式。三是業務記錄開放。信任是相互保險的基石,只有公開透明才能確保公信力,“相互保”採用區塊鏈技術,數據不可更改,對申請賠款案件先公示再賠付,提高了透明度。

相互保險模式的盈利方式與傳統商業保險完全不同,投保人與保險人的風險分擔機制也不一樣。傳統保險公司的盈利來源主要是“三差”:費差、死差、利差。從我國人身險的情況看,利差是第一大來源,目前利差佔比超過100%,費差還處於虧損狀況,死差的比例這兩年才開始提高。由於傳統保險盈利過於依賴利差,保險公司運轉很大程度上依靠拿著投保人的錢從金融市場上去賺取差價。利潤的另一個來源“死差”則主要依靠實際發病率與預計發病率之間的差額,賠得越少公司就賺得越多,往往導致保險公司“惜保”。

而相互保險的主要收入是來自於管理費,比如“相互保”是按賠付金額的10%收取管理費,不存在利差,也不存在死差,與金融市場是隔離的。盈利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規模,賠付規模越大,公司收取的管理費越多。二是成本,必須不斷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控制好各項費用支出。這就要求保險機構要更加關注於保險本身,提供高效率的保險服務,而不是更關注金融市場投資或別的方面。

客觀地看,“相互保”引入後完善了多層次保險市場,但是由於相互保險自身的一些不足,決定了其保險功能的侷限性。比如,“相互保”的規則是60歲以上老年人不能加入、40歲以下人群的賠付金額也是最高保30萬……這些條款限制了保險的範圍和作用。其次,激勵方式上是按賠付金額比例收取管理費,容易導致規模擴張的傾向。最後,公眾比較分散,都存在“搭便車”心理,對公示事項參與積極性不高,影響運行效率。綜合這些因素,可以看出,“相互保”很大程度上是互聯網為載體的一次創新,其優勢也是互聯網賦予的,而傳統保險公司深耕行業,在保險業務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相互保”對中國傳統商業保險更多的是補充,而不是替代。

以“搭便車”為代表的相互保險已在中國落地生根,但能否發展壯大則取決於互保機構是否建立起有效治理結構。對新生的事物,在政策上應該給與鼓勵,在財稅政策、保險政策上給與傾斜,同時,也要相應做好監管防控,加快中國多層次保險市場體系建設,織牢社會安全網。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