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打卡網紅奶茶店

打卡網紅餐廳

打卡網紅旅遊景點

這些都已經out啦!

這個中秋假期

杭州的小夥伴們紛紛在打卡一家

......

菜市場!

What?Pardon?

對,沒有聽錯

如假包換的菜市場在網紅界C位出道了

但是這個菜市場有點不一樣

它是這樣的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抱著買把韭菜的心走進菜市場

沒想到卻拍了100張自拍照走出來!”

“家門口的菜市場比商場還好逛!”

為啥和我家門口的菜市場完全不同

菜市場不應該是這樣的嗎?

皮鞋進去、雨靴出來

悶熱難耐、臭氣刺鼻……

在人們的印象中

老城區的菜市場是這樣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經過一群知名設計師的四個月暴改

位於杭州市中心的紅石板農貿市場

充滿了文藝風和設計感

連角落的小擺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定製款”

他們中有曾參與臺北士東市場改造的設計師

還有G20杭州峰會會場室內陳列設計師


80後、90後

都搶著和大伯大媽們一道兒去打卡了

過去每天在這買菜的大伯大媽

一不小心就走在了時尚的前沿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菜市場遇到國際設計師

奇妙的化學反應發生了

大家隨意感受下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立著復古電線杆和路燈的小巷

延伸向菜場的各個區域

竹製燈籠、昏黃燈光

仿古攤鋪、手寫書法招牌

彷彿走進老杭州市井小弄堂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菜攤上貼了一長串的便利貼

上面標明瞭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

老闆估計功課沒少做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兩個魚攤

風格完全不同

一邊全白色的,賣河魚

磚牆上有象徵漁民豐收的魚簍

“右上角還有隻小貓咪咧

它也想吃魚啦!”

菜市場負責人施木林特意提醒

這個容易被忽略

但又體現設計師巧思的小裝飾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另一邊,賣海產

漁旗做棚頂,色彩濃郁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米店鋪

深色杉木架與深色鋼板搭配

隔出儲物區和展示區

一改以往雜貨鋪雜亂無序的印象

高低錯落的櫃子方便顧客進入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麵攤鋪

“桃花源”的毛筆手寫店招牌

水紋玻璃、胡桃木和席編元素

坐凳邊貼心設計掛菜籃、手包的地方

還有“吃麵看謎面光盤見謎底”的麵碗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印象裡的肉攤子昏暗詭異的紅色燈光

這回卻在這個菜場的肉鋪破了例

白色方磚和木匾招牌

工業風金屬燈清新有質感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專門定製的全玻璃籠罩櫃乾淨無味

菜場變身後攤主們紛紛表示

“乾淨漂亮、擺貨也方便”

菜市場的改造不止是顏值高了點這麼簡單

有面子更要有裡子

改造解決了菜場裡的很多實際問題

豬肉鋪增設了可隨時沖洗

殘留血漬的水龍頭和排水系統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儲藏雞鴨鋪凍肉的保鮮冷櫃

也特別採用了定製的全玻璃籠罩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麵店老闆說他最滿意的

就是這個佈滿換氣扇的屋頂

結實的兩排不鏽鋼欄

把油煙統統帶到室外

菜場裡聞不到一絲油膩味

不論在哪座城市

菜市場是感受當地生活氣息的好去處

設計大咖不忍傳統菜市場慢慢頹廢

顧不上三伏天沒空調

在灰頭土臉的施工現場

緊盯各種工程細節和進程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菜市場“高大上”了

菜價是不是也貴了呢?

No no no......

這個菜場雖說前後是兩副面孔

價格卻與普通菜場一樣

甚至還有許多特惠菜品

這位阿姨買了一大袋帶魚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當老菜場遇上時尚設計師,杭州一菜場變“網紅打卡地”


小夥伴們

找準自己喜歡的攤位

走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