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審計聚焦三方面助推PPP重點項目做實做細做深 荊門市審計局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荊門市獲得全國“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的市”表彰,成為湖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級市。近年來,市審計局不斷更新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方法、拓展審計職能,對重大PPP建設項目建設加強跟蹤審計,著重從宏觀規模控制、微觀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建設三個方面強化審計服務和審計監督,有力助推該市PPP項目健康快速優質高效發展。

一是在PPP項目宏觀規模控制上做實,控制和防範債務風險。重點關注PPP項目融資情況,強化對政府融資平臺的審計監督。夯實社會資本融資義務,密切跟蹤項目公司設立和融資到位情況。在項目前期工作中提前介入,督促項目單位認真履行規劃立項、土地管理、國有資產審批等前期工作程序,規範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對專家意見缺失或造假、測算依據不統一、數據口徑不一致、僅測算單個項目支出責任的PPP項目“亮黃牌”,同時加強PPP項目合同簽約主體合規性審查,切實防範借PPP項目名義形成政府隱性債務。

二是在PPP項目微觀建設管理上做細,確保項目質量和效益。加強對項目實施方案和採購文件的審查,對單一來源採購方式項目,要求必須符合政府採購法及實施條例相關規定。落實項目風險分配方案,在合同中明確並強化社會資本的投資建設運營責任,切實防範社會資本抽逃。強化對PPP項目建設過程的跟蹤審計,重點關注項目建設質量標準的落實情況,對跟蹤審計發現質量責任和安全隱患問題及時發出審計意見函,督促項目建設單位進行整改。

三是在PPP項目體制機制建設上做深,確保項目健康發展。著重幫助項目建設單位規範財務管理,釐清出資責任,規範資金運行審批程序。幫助項目建設單位強化設計、施工、監理、物資採購環節的制度建設,確保各環節制度到位、責任落實。及時歸納總結PPP項目建設、運行階段出現的普遍性、突出性問題,有針對性地以專報形式報送政府領導及主管部門,並提出審計意見建議,促進建立健全制度機制,確保項目健康發展、穩定運行。(李騰 許順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