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頂撞前輩京官犯大忌!差點自毀前程!

曾國藩頂撞前輩京官犯大忌!差點自毀前程!

曾國藩立功立言都頗有建樹

曾國藩被稱為聖人,家訓更是為後世追捧。但曾國藩並非生來完人,他之前也有許多像凡夫俗子一樣的弱點缺點,甚至比常人有過而無不及。但曾國藩善於反省自己,糾正自己,要求自己,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立功立言都頗有建樹(湘軍和曾國藩家書)。

因為修養不佳,脾氣火爆,曾國藩到北京頭幾年與朋友吵過兩次大架。第一次是與同鄉、刑部主事鄭小珊因一言不合,惡言相向,“肆口謾罵,忿戾不顧,幾於忘身及親”。另一次是同年兼同鄉金藻因小故口角,“大發忿不可遏,……雖經友人理諭,猶復肆口謾罵,比時絕無忌憚”。

鄭小珊是曾氏的湖南老鄉,同為京官,年長曾國藩近十歲。他精通醫術,常為曾國藩家人診病,與此與曾國藩往來十分密切,因為一件小事,鄭小珊對曾國藩口出“慢言”。曾國藩與這樣一個同鄉而兼前輩口角起來,破口大罵,並且用語極髒,可見曾國藩脾氣的暴烈,或許這是湖南民風彪悍的特性。

這兩件事此後也讓曾國藩懊惱不已,自己進京做官和生活,少不了同鄉的幫助,這件事傳出去對自己的形象是很大的損害,會毀了自己的仕途前程(在當時很講究地域、門生出身的時代來說,曾國藩頂撞前輩是犯了大忌的)!為此,他做出了深刻的反省,並取得了對方的原諒,將這種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除了反省,曾國藩還善於向優秀的人看齊,提升自己!

作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當時最頂級的人才,而翰林院更是精英之淵藪。一入翰苑,曾國藩見到的多是氣質不俗之士,往來揖讓,每每領略到清風逸氣。

曾國藩發現,這些人的精神氣質與以前的朋友們大有不同。他們都是理學信徒,有著清教徒般的道德熱情。他們自我要求嚴厲峻烈,對待他人真誠嚴肅,面對滾滾紅塵內心堅定。

三十歲前的曾國藩人生目標只是功名富貴、光宗耀祖。結識了這些良友之後,檢討自己,不覺自慚形穢,毅然立志。正是在三十年這一年,曾國藩立下了“學作聖人”之志。

所以說,道光二十年入京為官,不僅是30歲的曾國藩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個重要起點,可以說是開竅之年!曾國藩能夠抑制消除自己的缺點,向比自己更聰明優秀的人學習,這才是曾國藩的悟性和過人之處,最終他成為成為曾文正公,被譽為一代聖人!

聯想到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矛盾動不動就破口大罵,動手幹架或動不動就搬出自己的家世背景來壓人,來解決問題,這是不是一種倒退了!這點上,我們真要像古人學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