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歷史

在潁東區袁寨鎮有這樣一座府邸,即使到過袁寨數次的人也可能不知道袁寨的某處竟然還“藏著”一座清朝的宅子,咱

皖北的民俗博物館也棲身在這座宅子裡,他就是程文炳宅院。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一座來自清朝的府宅

這座府宅的主人——程文炳,就是清末安徽阜陽人,而且作為清軍的高級將領,他有著開眼看世界的意識,還著有《程文炳文集》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對於程文炳,清同治皇帝上諭嘉許:“皖軍以程文炳為最”;曾國藩稱讚他:“有古仁將風”,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翁同龢評價他“決勝千里,克贊家聲”,“其人通敏,不類武人”。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歷經120餘年的程府

程府是程文炳在成為湖北提督後為光宗耀祖而建,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掰著手指算算,也已經有了120多年的歷史了。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還沒入門,就能看到赫然的兩個大字“程府”,左右兩側各有隻石獅子守護在府邸門前,與先前腦海中古代達官貴人的府邸的形象

不謀而合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但是入門後,又似乎與想象略有不同,映入眼簾並非金碧輝煌式的建築,而是充滿著徽派古建築的風格,青磚片瓦,高牆深宅,一切都飽含著徽式韻味。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程文炳宅院——這是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的弟子——羅哲文先生親題的牌匾,大門上被歲月斑駁了的痕跡彷彿在訴說著主人生前的輝煌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自院門而入,據說裡面有一棵是百年石榴樹,是當初宅院建立之初就已經植下,歷經百年寒暑而茂盛依然,大概是它的主人對它說了什麼悄悄話,令它留下以見證後世的繁榮昌盛。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宅內綠蔭環繞,雙層小樓的設計也能看出古人的機巧心思,不知覺地便體味出古時人丁興旺,家族齊聚一室的熱鬧的感覺。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自門外便可看見“靜樂堂”的牌匾,在保持寧靜的同時也盼著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這應該是主人希望的吧。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還有一處地方,名為靜樂園,與靜樂堂遙相呼應,小橋流水,涼亭假山,在這裡,仿若置身於江南水鄉。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蹲下盯著魚兒遊動的軌跡,閉眼聽著鳥兒肆意的歡唱,在這裡,你真的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在忙碌的平時,我們也會不會也想象古人一樣享受當一個閒人的感覺?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在亭子的幾個角上還能清楚的看到刻畫著各種小動物,如此精緻的雕刻無一不在彰顯著古代雕刻家的巧奪天工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出了靜樂園,長長的巷弄不知延伸到了哪裡,很遺憾,我沒有辦法一窺它的全貌,但即便如此,也讓人忍不住地想在巷子裡走上幾個來回,感受歷史的氣息。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記載徽文化的博物館

在宅子的右側,還有一處院落,《朱堃英剪紙藝術館》就坐落在這裡,收藏著朱堃英老先生的不少作品。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每個動物的形態都栩栩如生,只憑藉著剪紙便上演了一出“大戲”,小編不禁從心底生出對剪紙文化的歎服!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在院落的盡頭,還有一處民俗用品展室,這裡記載著太多的安徽傳統文化,他們靜靜地待在那裡,需要有人揮一揮手,抹去他們身上的灰塵。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每一個物件,雖然看似老舊,但這數百件民俗文物卻都記載著那些或已被遺忘的歷史,觸摸它們,也是在觸摸歷史留下的痕跡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除了這些,還有《杜氏刻銅》、《程建禮剪紙藝術館》等多個展館,每一個展館都是文化的記載者。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被遺忘在時光的老物件

在宅子裡,還有許多的老物件,它們或被人遺忘在角落,或者已經被時間磨去了不少的顏色。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但當時過境遷之後,後人將隨著這座古院落一起見證著時代的前進。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也許,現在是時候再去看看這些被我們遺忘的痕跡,抹去它們的灰塵了。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雖然程府的全貌我還沒有探索完

但在府邸宅院的角落間

卻窺到了古人的生活與文化的一角

我們的文化與歷史

仍將延續

深巷裡一座清朝宅子,守著阜陽百年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