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到底完爆了誰?

近期,關於我國首款大型運輸機運20的報道與評論躍然紙上,層出不窮。諸如運20開足馬力生產、大規模列裝、運20完爆某某某運輸機等。在完爆的對象中,有其原型機伊爾76系列,有歐洲的A400M,有美國的C130。

運20到底完爆了誰?

運20

其中,被完爆最多的對象就是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從賬面數據來看,運20最大載重量65噸,確實優於伊爾76的50噸(早期型號,新型伊爾76-MD-90A為60噸)。

運20到底完爆了誰?

伊爾76

因此不少人為之歡呼雀躍,認為我們真的掌握了大型軍用戰略運輸機的全套技術,一躍成為了擁有強大遠程戰略運輸能力的國家。不過如果這樣想,那隻能說明你是菜鳥了。資深的軍迷都知道,伊爾76那是於1971年首飛,1975年開始大規模列裝的一款運輸機。你跟一款40年以前就服役了的運輸機相比有什麼比頭?而且無論從載重量還是航程等關鍵指標來看,運20相較於伊爾76都沒有質的突破。要知道原蘇聯80年代中期列裝的安124載重量達到150噸,美國70年代初列裝的C5A運輸機,載重量120噸,即便是1974年就已停產的安22,其最大載重量也超過了70噸。

運20到底完爆了誰?

分別歸屬俄羅斯和烏克蘭擁有的安-124

運20到底完爆了誰?

美國C5A

運20到底完爆了誰?

在冰原上起飛的安-22,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渦漿飛機

所以,不要自欺欺人動不動就完爆誰誰誰。埋頭苦幹,先把優秀的發動機研發出來,建立正確高效的學術、科研、研發、生產機制與體系,才是我們最應該去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