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核武器,可一旦動用,印尼的海嘯只能算是個小浪花

自人類誕生起,就有了戰爭。戰爭離不開武器,大家都知道武器分為常規武器、核武器以及生化武器。

它不是核武器,可一旦動用,印尼的海嘯只能算是個小浪花

常規武器

除了這三類武器,還有兩大類型的武器軍迷之外的人很少聽說過,他們就是地球物理武器和其他非常規武器。

今天我們重點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地球物理武器。這種武器是以通過干擾或改變存在於我們周圍的各種地球物理場(如電磁場、地震波場、重力場等),進而干擾和破壞敵方通訊、改變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甚至誘發地震、海嘯、暴雨、山洪、山崩等各種自然災害,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

它不是核武器,可一旦動用,印尼的海嘯只能算是個小浪花

大家都知道,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的結果。在很多時候,板塊之間的擠壓已經集聚了很大的能量,但整體系統還相對穩定並沒有突然破壞,這樣兩個板塊的邊緣便互相沖突而堆起,形成了山脈。地球物理武器就是在板塊之間應力最大的地方,將核武器定向爆破,從而破壞板塊穩定,將板塊因相互擠壓而集聚的巨大能量瞬間釋放,造成地震。

如果在海洋深處的海溝中使用地球物理武器,一旦成功引發地震,則可能造成破壞力巨大的海嘯。

1954年,蘇聯科學院的地震學家開始研究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殼構造變動過程。他們率先記錄了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震對離震點很遠的電離層狀態產生的影響。60年代,蘇聯科學家們的一份有關地球物理武器的科學研究工作的秘密報告明確指出:他們在太平洋用海底地震儀進行的不是地質研究,而是尋找放置爆炸裝置的地點。

它不是核武器,可一旦動用,印尼的海嘯只能算是個小浪花

地球物理武器

對這些研究成果,蘇軍高級將領們頗感興趣。從而提出了研製一種“地震炸彈”的設想:這種炸彈能在地下爆炸,造成危害極大的地震或海嘯,其破壞力“足以毀滅美國”,並且制定了研製“地震炸彈”計劃。當然了,美國也沒有等閒視之,同樣進行了地球物理武器的秘密研究。

而二戰中亞洲戰場某戰敗島國就遭殃了,戰後至今除了“自衛隊”之外,不被允許生產和裝備任何常規武器之外的武器,終日生活在來自北方的核大棒和地球物理武器的陰影之下。

如今,紅色帝國雖然已不復存在,但其主要繼承者依然在進行地球物理武器的研究。大帝曾經說過:抗議一千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的翅膀扇一扇。

它不是核武器,可一旦動用,印尼的海嘯只能算是個小浪花

圖-95遠程戰略轟炸機編隊

戰略轟炸機威力雖然大,但如果不是成建制出動並且所攜核武器全部命中目標,那麼也不會對一個國家造成毀滅性打擊,而地球物理武器一旦使用,一次就可能將島國從地球上抹去!

它不是核武器,可一旦動用,印尼的海嘯只能算是個小浪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