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商便利執行總裁:獲投6000萬,安徽羅森將開「子母店」


專訪中商便利執行總裁:獲投6000萬,安徽羅森將開“子母店”


之所以設計“便利店+智能貨櫃”的“子母店”形態,主要是出於便利和隨手的角度考慮,為周邊白領提供儘可能近的便利場景。

文 | 楊亞飛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零售老闆內參》消息,國內便利店運營商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商便利”)已於日前完成6000萬人民幣最新一輪融資。本輪由創新工場獨家投資,前者藉此獲得中商便利20%股權。

中商便利為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中央商場”)控股子公司,2017年下半年,南京中央商場兩次與羅森達成大區域合作,先後獲得羅森品牌便利店於南京、安徽省區域經營權。作為羅森便利店區域許可人,中商便利主要經營羅森便利店於上述兩地的便利店拓展業務。

截止目前,中商便利已開設羅森便利店門店數66家。其中,安徽省內開設10家直營店,南京地區開設56家店,分為21家直營店,35家加盟店。中商便利此次投後整體估值3億元。依據此輪融資定調時45家門店數估算,平均單店估值在660萬元左右。

本輪投資方創新工場是國內知名創業投資機構,由李開復於2009年創立,重點佈局人工智能&大數據、消費升級、教育、文娛、B2B&企業服務升級等領域。

中央商場執行總裁劉夢婕日前在接受《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專訪時表示,此輪融資主要通過引入明星投資機構,優化創新業務發展機制,實現上下游資源的產業協同與互動。

- 1 -

安徽羅森要開“子母店”


作為三大日系便利店品牌之一,羅森有著80年經營歷史。1996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現今門店遍及北京、上海、重慶、大連、武漢、南京、江蘇、安徽等多個省市。中央商場所經營的南京、安徽省便利店市場,儘管相對起步較晚,不過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劉夢婕表示,至今年年底前,安徽省羅森便利店門店數預計將擴張到至少20家,在目前基礎上實現一倍增長。除省會城市合肥外,還計劃向馬鞍山、蕪湖等新城市滲透。南京市場方面,年底前開店數預計將突破80家。而從更長遠規劃來看,中央商場計劃在五年內將南京地區整體門店數提到500家。

此次創新工場帶來的資金,顯然將會用於上述兩地店鋪的進一步擴展。不過劉夢婕表示,中央商場經營便利店業務,並非是在資本市場拿錢盲目擴張,更多看重擴張與單店運營質量的平衡發展。在實際經營上,重點關注商品力、開店選址、精細化運營等經營維度。

劉夢婕向《零售老闆內參》獨家透露,中商便利正在籌備AI冷鮮櫃產品,不過並不會以孤立的無人零售業態落地,而會側重與羅森便利店的聯動。其整體思路是,依據區域消費特點,在已開設便利店周邊200~500米範圍內,選擇性投放1、2個子櫃,為寫字樓白領用戶就近提供鮮食、便當、飲料等產品。

劉夢婕表示,之所以設計“便利店+智能貨櫃”的“子母店”形態,主要是出於便利和隨手的角度考慮,為周邊白領提供儘可能近的便利場景。在此基礎上,創新工場在AI、人臉識別等智能解決方案,對於門店智能化將起到顯著作用。

從商品供應鏈的角度來說,羅森便利店商品總倉SKU約在2~3萬個,終端便利店約有2500個SKU,根據地理位置、周邊客群消費偏好不同,商品鋪貨節奏及規劃有一定差異,而伴隨著創新工場AI及相關智能能力的進入,預計會明顯提升整體鋪貨效率。

選址方面,中商便利運營的羅森便利店與傳統便利店場景無異,主要分佈在CBD商圈店、辦公密集型商圈以及高校、大學、醫院等線下場景。這也是現階段主力選址方向,不過除此之外,中商便利還計劃進入社區場景以及更多複合型商圈。

不過他們將會以一種小心謹慎的姿態進入。據悉,對於社區場景,中商便利主要面向類似單身公寓等年輕人聚集、人流密度大的市場,保持向對於便當、鮮食接受度較高的年輕消費者靠攏。

- 2 -

鮮食打頭陣,比起規模更關注質量


劉夢婕表示,中央商場經營便利店業務,並非是在資本市場拿錢盲目擴張,更多看重擴張與單店運營質量的平衡發展,在實際經營上,重點關注商品力、開店選址、精細化運營等經營維度。

由於各地消費習慣差異,國內便利店市場有著明顯區域經營特點。鮮食作為便利店高毛利產品,相關品項的差異化開發和運營,也顯得尤為重要。

劉夢婕告訴《零售老闆內參》,安徽、南京兩地羅森便利店,鮮食是絕對主力軍。據悉,包含米麵、FF料理、烘焙和甜品四個品類的鮮食產品,以12~15%左右的門店SKU佔比,貢獻了單店營業額的40%-50%。

作為羅森的“王牌”品類,鮮食經營也直接影響到了開店選址。據悉,羅森便利店業績對標參考系,也並非行業同行便利店水準,更多是街邊美食店。表現在上游供應鏈環節,安徽市場的鮮食供應鏈工廠目前正在籌備中,設計最大產能可滿足400~500家便利店鮮食供應需求。

新品研發方面,鮮食尤其是米麵、甜點產品,每週迭代1~2個SKU,同時每個月度會針對區域市場推出相應重點新品。

便利店市場近來頗受資本市場追捧。前有便利蜂被傳已於近期收穫騰訊、高瓴資本大額投資,估值高達16億美元。今日好鄰居、中商便利又接踵宣佈獲得資本市場青睞,對於整個便利店行業來說,可以說是歷史性的“十月”。

在同一時期,北京市便利店發展新政也一併揭曉。這個被稱為“便利店史上最寬鬆的政策”的出臺,似乎暗示著便利店春天的正式到來。而伴隨著資本的密集進入,區域便利店市場白熱化競爭,或將上升到新的高度,市場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可能。

這是對去年無人零售場景智能化探索的延續,同時也實現了AI、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商品供應鏈、門店改造的更深層次融合。這種探索背後,也面臨著單店投入成本的激增,以及更高選址難度的壓力。數字化零售時代,究竟會在便利店市場產生多大作用,仍有很多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