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積極財政政策聚焦減稅降費,這對企業的實際意義何在?

我國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稅收政策,針對大、中、小型企業都是非常實用的,只是大多企業都沒有去關注過,所以導致企業一直得不到實惠,只會抱怨我國稅賦為什麼這麼重。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一個財務負責人,瞭解我們當下的一些國家對企業扶持的走向,關心一下國家各各地方的優惠政策,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財政部劉偉部長對積極財政政策聚焦減稅降費問題是如何發言的。

財政部:積極財政政策聚焦減稅降費,這對企業的實際意義何在?

7.26日,財政部劉偉部長在國新辦介紹財政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關情況時表示,下階段積極財政政策將聚焦減稅降費,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創業創新、穩定就業為重點精準施策。減稅將加碼,劉偉部長表示,2018-2020年年底,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減收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電網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儘快釋放政策紅利。

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是關注實體經濟,除了減稅降費外,對地方政府在推進小微企業服務和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工作當中,還會建立機制營造良好氛圍。包括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加快組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落實不低於600億元基金首期出資,協同省級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支持融資擔保行業發展壯大,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努力實現每年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新增1400億元貸款的政策目標。對地方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予以獎補。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出臺操作辦法,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由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財政部:積極財政政策聚焦減稅降費,這對企業的實際意義何在?

國家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都如此看重,那麼我國的大型企業又有哪些優惠政策呢?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個合理合法的稅收窪地政策,只要將企業註冊在稅收窪地(註冊式,不用實地辦公),就可以享受到優惠政策了,具體的操作方式有兩種:

1、有限公司(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根據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企業所得稅按照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

2、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一般納稅人):這種方式是對於缺乏或無法取得進項的企業,可以註冊成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對所得稅進行核定徵收,所得稅稅率可降低至0.5%-3.5%,其增值稅還有返還獎勵,通過納稅籌劃解決企業成本、個人所得稅、分紅等問題。

財政部:積極財政政策聚焦減稅降費,這對企業的實際意義何在?

辦理細則:1行業幾乎無限制。 提供一站式後期服務。 2辦理時間快,一週內出執照,稅務報道三天後可領F票。 3註冊費用3000元,提供代賬服務(小規模300/月,一般納稅人500/月)。4個人獨資企業一般納稅人可以核定。 5有限公司註冊一年後可以核定企業所得稅,稅率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