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有一種方式說再見,記全運會後那些遠去的背影

江蘇眾望所歸奪魁,魔都魔性逆襲,帝都先抑後揚,遼寧憾失前三小目標,西湖女終再陷四強魔咒。光聽這些,似乎是一次“戲”足夠多的全運會女排決賽,可其實你我都知道,全運的賽場,告別的氛圍比競技重,離別的傷感比歡樂多。

當你看到1985年出生,依舊帥氣逼人的張磊把現役當紅主攻副攻戲耍了個遍;當你看到一年沒在正式比賽中亮相的魏秋月,分分鐘還是晃個一對一出來;當你看到上半年以為都要隱退的大梅那氣吞山河的扣球昨日重現,當你看到南長城倒下站起來,站起來又倒下,宛如這十餘年來她的曲曲折折。。。。。。當這些在全運會的賽場上演,你會不禁感慨,這裡就是個舞臺,是她們拼盡全力最後綻放的舞臺。

總要有一種方式說再見,記全運會後那些遠去的背影

總要以一種方式說再見,雖然這個時刻我們想過一千遍,也準備過一萬遍,可那個時刻到來之時,她們和我們都是一樣的不忍和不捨:那一天,魏秋月最後一次以運動員身份在人民館山呼海嘯的吶喊聲中替補登場,那一天不僅僅是天津的球迷,更有來自全國的各支隊伍的球迷,他們不約而同也毫不吝嗇的把最最熱烈的歡呼聲獻給了這位曾經20歲就擔任國家女排隊長的小月同學。對於一些年長的球迷,小月同學就是他們看著一點點長大的孩子,這個球館見證了她所有的輝煌,也陪她經歷了所有的艱難困苦,在那些輝煌的日子裡,她是這裡的“女皇”,而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她是這裡的“女兒”,包容所有,理解所有,是她最後的防線和堤壩。而這一次,她沒能像個蓋世英雄那樣帶領全隊抵擋住對面青春無敵,活力無限的江蘇女排,可那又如何,就那麼幾分,我們看到了天津這邊“妹妹們”的鎮定和無懼,看到了對面江蘇“妹妹們”的緊張和慌亂,就算在這要離開的時候,月姐只要還站在那裡,就還是那個月姐。

四強不入的那場比賽之後,魏秋月哽咽說出了“退役”二字,扛起過中國女排最艱難的歲月,也戰勝過以為不可戰勝的對手,把自己打造成彷彿無堅不摧的戰士,可“退役”二字出口的時候還是擊潰了所有防線,再多的準備此時也只剩措手不及。回首望去,20歲還有些嬰兒肥的小月同學彷彿就在眼前,這一刻拖著兩隻嚴重傷病的膝蓋的小月已經要和這球場作別。最後一役,天津女排沒能取得勝利,未能登場的魏秋月在滿場“我的青春裡有你奮鬥的身影”的橫幅中,和幾名也要退役的隊友共同返場,向觀眾致意,與自己的排球青春作別,她們的眼中再次充盈淚水,欣慰多過遺憾,感動多過失落。這樣的場面那些天反覆在人民體育館上演,就像我們畢業那年的散夥飯,總說這一場是最後一場,再最後抱頭痛哭一次就微笑著揮手告別,可總會忍不住再聚一次,再哭一場。

總要有一種方式說再見,記全運會後那些遠去的背影

那天無意間看到了最後奪得亞軍之後阿拉磊的這張照片,我們一向陽光瀟灑的“皇帝”動情落淚,沒人想到上海隊能獲得亞軍,但這不是喜極而泣,也不是遺憾之淚,一定是職業生涯的種種湧上心間,百感交集,這個結局已經實屬完美,但終究還是不捨。相比起小麗小月,輝煌少一些,遺憾多一些,磨難也少一些,但不少的是那份熱愛和執著,不少的她們曾在最黑暗的日子裡相互攙扶前進的感情。不斷有人感慨張磊的狀態保持的真好,不斷感嘆張磊的節奏夠“小朋友”們學上一陣子,也不斷有人唏噓:張磊又是一位完美錯過兩次黃金年代的球員。

從當年帥氣的短髮到如今“妖嬈”的小辮,全運賽場的阿拉磊幾乎可以從容的面對任何對手,磊式節奏,所有隊伍都找不到點,儘管這樣的接應不再是如今國際排壇的趨勢,可在這個全運賽場是你會看到高大化了的“小傢伙”們是如何被磊哥吊的前赴後繼卻也奈何不得的。每次得分她都會優雅的笑著和隊友慶祝,即使被攔也只是淡定的挑挑眉毛。可面對大梅的時候不是,再不是那個場下可以被大梅隨意“蹂躪”的乖乖磊,而是那個曾經瞪著眼睛要跟你爭個高下的中國女排正牌接應。當她們隔網而立的時候,時光倒流,場外的喧囂,場上的熱鬧都變得扁平起來,鮮活立體的彷彿就剩下她們二人,那些比賽,那些場景,一幕幕回放,她們在最好的年華里並肩拼殺過,站在那裡,看著對方,不再是全運賽場雲淡風輕的樣子,而是那些年熱血熱淚的崢嶸歲月。所以當大梅吊死張磊一個球的時候,阿拉磊滿臉的不服氣,瞬間又回到了那個什麼都在意,什麼都拼到底的青春模樣。電視畫面前的我又是想笑,又是動容,就算錯過了再多的榮譽,她們自有她們彼此才懂的默契,她們才明瞭的珍惜。

在看到的一個遼寧隊乘著大巴離開的視頻裡,大梅笑著向大家揮手,這個結果或許很遺憾,但總要一種方式說再見,既然再見,就把這笑容留個大家,其實細細想來,這十餘年的職業生涯走到今天,還爭什麼?

總要以一種方式說再見,但其實難說再見,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一次真的是:再見,在,也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