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倒計時,你關心的都在這兒

“從運營商爭分奪秒推進5G網絡建設,到各大手機廠商加緊研發5G手機,再到相關產業層面的技術拓展,種種跡象已經表明5G時代即將到來。”

5G商用倒計時,你關心的都在這兒

1G技術讓移動通話成為可能,2G指引了初窺數字時代的門徑,3G網絡給我們帶來了高清圖片、視頻通話,4G促成直播、短視頻的興起,5G會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怎樣的革命呢?作為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5G商用的進程始終為業界所關注。

5G,即5th-Generation的英文縮寫,指的是第五代移動電話通訊標準。2015年,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正式確定了5G的法定名稱“IMT-2020”,5G標準化藍圖開始顯現。今年6月,5G國際標準制定組織3GPP正式確立首個完整的5G標準Release-15,這意味著5G產業鏈進入商用倒計時。

但是具體的5G商用成熟時間表,並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給出,這主要因為5G商用不僅是技術問題,同時還是生態問題。從搭載5G網絡技術的硬件設備到大規模基站建設、提供5G通訊服務,再到支持5G通信、5G網絡的包括手機在內的終端設備,缺一不可,少了哪一點都無法實現5G生態的成熟。

如今,5G商用到底走到了哪個階段?下面我們就分別看看5G生態各個環節的發展情況。

運營商

2017年中開始,三大運營商已經在13座城市陸續開展5G試點,包括北上廣深、杭州、武漢、成都、天津、南京等城市。

根據規劃,三大運營商2018年將分別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網絡建設,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0個,形成密集城區連續覆蓋。5G實驗組網將帶來5000-10000個左右5G實驗基站,對應35-50億級別投資增量。

2019年開始,5G進入大規模實驗組網及預商用階段,預計全國在多個城市將建成30萬個基站規模,對應1000億左右投資額;

2020年,5G基站建設將進入高峰期,基站建設規模將達到60萬以上,對應投資規模1500億以上,5G商用進程進一步加速。

對於5G落地的日程,我國三大運營商均預計在2020年實現規模商用。這是由於目前5G標準依舊處於完善階段,運營商的大規模部署則需要等到3GPP Release-16正式凍結,時間需在2020年3月之後了。

5G商用倒計時,你關心的都在這兒

通訊廠商

5G標準的較量在於信道編碼之爭,此前有Turbo碼、LDPC碼和Polar碼三種編碼方案納入討論,其中美國運營商和企業主推的LDPC碼戰勝了另外兩個方案,被採納為5GeMBB場景的數據信道的數據信道編碼。

隨後華為等中國通信企業主推的Polar碼在5G核心標準上扳回一局,成為5G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這一決議在2016年11月份的3GPP會議上通過,也引發了眾多叫好聲。華為主要研究Polar碼並處在領先地位,擁有較多專利,可以更快地在此基礎上推出商用產品,佈局5G設施。

整體而言,業內普遍認為包括美國、中國和歐盟在內,目前都是推動5G以及5G標準的重要力量。從未來的5G構架速度、普及速度以及整個市場發展能力來看,中國企業無疑可以並且已經走在了世界前頭。

目前,eMBB場景對應的3D/超高清視頻已經進入運營商與通信企業的服務項目,5G商業試點也已經在一線城市陸續啟動。

芯片廠商

目前全球各手機芯片展開了5G芯片競賽,高通、英特爾、華為、聯發科、紫光展銳等紛紛發佈它們的5G芯片計劃,希望趕在明年各運營商商用5G的時候提供可商用的芯片,這將決定它們在芯片市場的格局。

高通早在2016年就發佈了全球首款5G基帶芯片,2017年10月又發佈了全球首款針對移動設備的5G基帶芯片,近期有消息稱,它本來在明年初發布的驍龍855芯片將趕在今年底前發佈,而集成5G基帶的芯片將在明年上半年發佈,意味著它將是第一家推出5G手機芯片的企業。

聯發科已在今年6月推出了其5G基帶芯片M70,預計在明年出貨,未知它能否在明年推出集成5G基帶的手機芯片,不過很明顯這次它在5G手機芯片的研發已落後於高通。

英特爾在CES2017上公佈了它的5G基帶芯片XMM8060,並預計到明年可以提供商用5G基帶芯片,這倒是基本跟上了蘋果明年發佈支持5G的iPhone的腳步。

華為在今年4月的MWC2018上發佈了它的首款5G芯片巴龍5G01(Balong 5G01),它強調這是全球首款商用的5G芯片,不過從當時它展示的用於CPE等較大的設備上來看,說明巴龍5G01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整合和優化縮小體積、降低功耗才能用於手機上,這意味著它如果要在明年9月-10月發佈的新款麒麟芯片上集成自家的5G基帶還需要加快研發進度。

紫光展銳似乎採取了兩隻腳走路的方式,即是一方面與英特爾合作研發5G芯片,另一方面自己也加快5G芯片的研發,據稱它將確保在明年底發佈首款商用的5G手機芯片,這樣它將能與高通在同一年推出商用的5G手機芯片。

手機終端廠商

隨著越來越多的手機制造商擁抱5G技術,5G手機爭霸賽也在持續升溫。

在今年初,高通還在北京宣佈5G領航計劃,助力中國手機品牌在5G手機中提升競爭力,該計劃的合作方包括聯想、OPPO、vivo、小米、中興、一加等國產手機企業。首批參加5G領航計劃的品牌,都在5G手機方面放出了重磅消息。

OPPO在5G通信協議實驗室中,成功實現了OPPO手機的第一次5G上網。vivo基於最新旗艦vivo NEX打造出了一款5G手機,藉助這款手機,vivo基本完成了5G手機的軟硬件開發工作。

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則在上述峰會上稱,vivo計劃於2019年完成全球首批NSA和SA 5G手機的研發和批量生產,推出第一款5G預商用手機,並將在2020年真正實現5G智慧手機商用。

小米方面則更為直接,宣佈已經成功打通了6GHz以下以及毫米波頻段的數據連接,並將在2019年一季度推出5G版本的小米MIX 3手機。

從近期公佈的情況看,華為在研究5G的道路上也並未落後。據悉,華為首款安卓可摺疊5G手機將於2019年中期推出。

隨著2020年的臨近,5G的規模商用近在眼前。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5G帶來的技術賦能將形成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從2020年到2030年為全球經濟增加的GDP相當於再造一個印度。5G最終實現商用,尚待產業界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