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企業明明手續齊全,評估下來卻沒有停產停業補償,咋回事?

相信不少企業遇到過這樣的事,地方需要發展某個項目或產業時,總是搶著引進企業,提供各種優惠。一旦這個風口過了,這個項目或產業不吃香了,甚至落伍了,要被新的項目、產業所取代。此時,地方又會想辦法把這些企業“送走”。

甚至個別地方還會故意為難企業,在拆遷補償方面卡企業的脖子。這種笑臉迎人,黑臉送人的姿態,其實違背了引進企業盤活一方經濟的初衷,也違反了誠信原則,更是違背了徵收拆遷的相關法律規定。

招商企業明明手續齊全,評估下來卻沒有停產停業補償,咋回事?

產業園區

為增加就業,引進企業發展,一路綠燈,笑臉迎人

2005年貴州省某縣為提高經濟產值,多創稅收,創造一批就業崗位為減輕地區就業壓力,大力發展招商引資吸引省外商人到本地區投資建廠,同時給了一系列地方優惠政策,例如減免一定稅收、建廠地區政府出面規劃、銀行貸款優惠等。

王先生家裡是搞菌類山貨培植加工併成品出售的,貴州地區適合培植這類產品,在考察情況之後決定去該縣建企業。來到當地,有關部門負責人是笑臉相迎,面對這些投資方,相關部門熱情接待,把酒言歡。

很快,政府將城郊一塊佔地10畝的建設用地出讓給王先生作為廠房生產建設使用,王先生辦理了相關用地手續,並申請了建設規劃許可等,著手投產建設廠房。

招商企業明明手續齊全,評估下來卻沒有停產停業補償,咋回事?

產業園區

2006年廠區基本建設完畢,陸續投入生產,招聘的員工上百名。

擴建城區讓企業騰地,補償差距過大

2017年上半年,該縣政府準備擴大城區建設,需要將城郊周邊土地徵收進行建路、搞綠化等。王先生的廠房正好位於拆遷範圍內。

正式的徵收文件還沒有公示,國土部門的工作人員倒是來到王先生廠裡很多次,告知王先生這塊地要被徵收了。讓王先生先停產,關於補償等其他的問題“下來再說”。這不就是趕著企業騰地嗎?但不談補償又算怎麼一回事呢?

王先生不明白,這十多年在這裡合法經營生產,配合政府各項工作,一拆遷怎麼態度180度大轉彎了。當初進來,態度那麼好,現在不需要了,就可以隨便趕人走嗎?王先生覺得企業搬遷沒問題,但補償一定要合理。

招商企業明明手續齊全,評估下來卻沒有停產停業補償,咋回事?

圖文無關,不便透露當事人廠房

此後三個月,王先生沒有停產,徵收方也多次前來,就補償問題進行了協商。但雙方就工廠拆遷相關賠償事宜和安置事宜無法達成一致,王先生認為徵收方給的補償方案與自己心裡預期懸殊太大,很多補償都不合理。

不配合拆遷,多方為難,停產停業損失補償不願給

王先生以為徵收方後面會繼續慢慢談補償,自己可以先幹著,於是繼續生產。但不久之後,工商部門、消防部門、環保部門紛紛上門,檢查王先生工廠各項工作,找出許多毛病,認為消防、環保不達標問題整改,並開出行政處罰罰單,這讓王先生十分頭疼。

直到2017年下半年,徵收公告才正式出來。徵收方也成立了專門的拆遷工作小組,並安排了一家評估機構來評估。評估後,王先生產生了更多疑問,例如一些附屬建築物不予評估作價,停產停業損失不予補償,企業沒有安置補償等等,都未得到解釋。這次評估,沒評出個所以然來。

招商企業明明手續齊全,評估下來卻沒有停產停業補償,咋回事?

評估

王先生找到相關部門所謂的“熟人”,但大多數都避而不見他,曾經談笑風生,現在是人走茶涼。王先生最終找到之前負責招商引資的相關負責人,告訴對方“之前招商引資對王先生他們的承諾,現在應當兌現,拆遷補償應當合理合法評估”。

該負責人給王先生講了一番大道理:拆遷工作是大事,希望王先生企業能積極配合政府工作儘快簽字搬離。對補償的問題則避而不談。

面臨徵收方逼遷,企業主選擇法律維權

緊接著,徵收方採取了行動。王先生接到了綜合執法部門下達的違章通知,對王先生廠房的一些附屬設施建築物認定為違章建築,並限期3日內自行拆除。

事實上,這些附屬建築是在企業合法建設用地範圍內建設的,之前跟有關部門申請過,而且相關部門多次視察也沒有提出任何問題。

招商企業明明手續齊全,評估下來卻沒有停產停業補償,咋回事?

法治拆遷

其實,王先生明白,徵收方是以這樣那樣的問題來逼自己配合徵地拆遷工作。面對極不合理的補償,王先生並沒有妥協。多年經營,讓他擁有了較強的法律意識,他當機立斷,選擇了法律途徑維權,聯繫了拆遷律師團隊介入,希望通過法律手段為自己的企業爭取到合理的補償。

愛土拆遷律師團辦理全國徵地拆遷案件,如果您有徵地拆遷方面的疑問,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愛土拆遷,發私信諮詢。也可以點擊文章末尾下方的藍字 瞭解更多,進入我們官網,獲取律師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