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脫貧記

老羅脫貧記

老羅脫貧記

羅祥明正在捆烤煙。

□趙嬋娟

秋日的早晨,細雨伴著微風,略覺清冷。

天剛亮,水城縣蟠龍鎮高仲村貧困戶羅祥明便早早忙活開來,摘刺梨、餵豬、捆烤煙,一刻也沒有停歇。晌午時候,熱一碗豆湯飯就著腐乳匆匆吃好,又繼續理著烘出來的烤煙。

“14畝烤煙,還沒收完就賣了2萬餘元。”羅祥明高興地說,豬圈裡,去年12月買的5頭小豬仔,如今膘肥體壯;今年賣了第一房烤煙後,又購進11頭幼豬。

每天凌晨四五點起,理不完的農活瑣事,常常讓老羅半夜才得休息,儘管如此,看著日漸鼓起的腰包,他心裡卻美滋滋的,因為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大道之行,始於壘土,脫貧哪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羅祥明心裡清楚,黨和政府一門心思幫助百姓脫貧致富,幫群眾引水、修路、牽電、建房,立項目、搞產業、抓發展、惠民生,再“等、靠、要”,做懶漢,只會一輩子遭窮。

“正月間的時候,從木城過來的周書記來家裡動員,說了開年要乾的幾件大事,我雖然不懂什麼大道理,但聽得出來他準備甩開膀子帶著鄉親們大幹一場。”羅祥明不敢忘記,當時他向村支書周勇立下了“軍令狀”——2018年脫貧。

誠然,羅祥明不是高仲村唯一一個提出“我要脫貧”的,卻是第一個向村裡表明脫貧願望和決心的,他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縣、鄉脫貧攻堅安排部署,主動參與全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靠著那股衝勁,定能摘窮帽,斬窮根。

“人窮志不短,高仲雖說是深度貧困村,全村496戶2144人,貧困戶就有123戶473人,貧困發生率22%,但除了喪失勞動力的五保戶、低保戶之外,真正因為懶而窮的基本沒有,要不是因為娃兒讀書、媳婦生病,從來不怕吃苦的羅祥明根本不會被扣上貧困戶的帽子。”周勇語重心長地說。

前些年,羅祥明的日子真真苦。三個孩子挨著長,老二老三個趕個地念高中,光是學費就難住了這個勤勞的莊稼漢,無奈地裡刨不出“金坨坨”,老大初中沒畢業就到外面打工了。“家裡條件差,成績也不理想,認個倒順就行。”

入不敷出、收不抵支,羅祥明被生活壓彎的脊背還沒挺直,妻子患上了子宮肌瘤,昂貴的醫藥費更讓他雪上加霜。“能借的都借了,一肋巴骨全是債呀!”

從以往的怕生病,生不起病,到現在看病全免,入院有“綠色通道”;老二在河北上大學,先後得到學校兩次補助;種烤煙不愁賣,種刺梨公司保底收;村村通了不算,家家連,“戶戶通”。被確定為精準建檔立卡貧困戶後,羅祥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幫扶和支持。“好政策不是養懶漢的,政府扶你一把,你自身也要加把油、努把力,好日子才會快點來。”話糙理不糙,老羅決心要整出點名堂,活出個樣,靠勤勞脫貧。

忙致富,致富忙。羅祥明掰著手給記者算賬:烤煙淨收入3.5萬元,賣豬1.5萬元,刺梨少說也有3000元,除去生活開銷和孩子生活費,人均年收入將近7000元,這足以讓他順利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