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壽星:唐山市樂亭縣大相各莊鄉張潘各莊村曹氏

來源:樂亭縣民政局、樂亭文化研究會主編《樂亭百歲壽星》(2016年輯印)/樂亭故鄉人網站(www.guxiangren.com)

百歲壽星:唐山市樂亭縣大相各莊鄉張潘各莊村曹氏

臨近七月十五,在縣城居住的大女兒打來電話,問哪天去給奶奶燒紙,她說又夢見奶奶了,已經連續好幾晚都夢見老人家,醒來眼淚直流。我知道,女兒又想奶奶了。我告訴她,初十吧,早早過來,去和奶奶說說話。七月十五前後,是給去世親人燒紙的日子。大女兒是婆母生前最疼愛的孫女。

我的婆母曹氏,出生於1908年11月,2013年3月去世,享年105歲。婆母走後的這些日子,每次走進婆母居住的正房屋,我都有些恍惚,總覺得,她還在炕頭躺著,還在問我:“丫頭媽,咱們大丫頭哪天回來呀?”大丫頭,是婆母對孫女兒的愛稱。

在婆母的墳前,已經74歲的我,又一次當著自己的兒女失聲痛哭。這種無法控制的思念發自肺腑,懷念和婆母一起生活的日子裡,那些點點滴滴的往事,也又一次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我叫王桂芝,居住在大相各莊鄉張潘各莊村,頭髮早就白了,牙也掉了多半,早年上過六年小學。老伴張子元,今年75歲,身板硬朗,脾氣很好,做著白鐵加工的手藝活,每隔幾天,就把閒時在家裡打鑿好的水壺、貉子的食盤、水舀子等白鐵加工的物件拿到附近大相各莊和高各莊集上去賣,碰上生意好的時候,能有幾十塊錢的收入,加上孩子們平時給的,能夠維持我們老兩口的日子。有人說,我給婆母當了一輩子媳婦,好吃的留給老人,不對老人說一句重話,也不容易。在我心裡,再給婆母當一輩子媳婦,我也願意。

婆母是個極好相處的老人。她個子很高,五官周正,容貌清秀,丈夫早逝,30多歲就守了寡。一個沒有丈夫的小腳女人,獨自撫養兩女一子長大,日子過得艱辛貧寒。我嫁過來的時候,正是生產隊時期。婆母和那些男勞力一樣,出工下地,薅苗拔草,春種秋收,什麼活都不落人後。從那時候起,我就佩服婆母的堅強隱忍,把她當做了親孃看待。

嫁到唐山的大姑姐有了孩子,想接婆母過去幫助照看一段時間。婆母很猶豫,和我商量,看著同樣年幼的兒子和女兒,我還是同意了。

那段時間,丈夫幹著白鐵加工的手藝活,我要去生產隊出工,無暇顧及孩子們,說白了就是扔著撂著長,孩子們也都聽話,大的哄著小的,有時候一面小鏡子孩子們也能玩上小半天。現在想起來,我還在後怕,鏡子碎了扎著孩子們會是很嚴重的後果。

好在過了不久,婆母就回來了。抱起孫子孫女,說,再也不走了,要看著孫子孫女長大,孩子們圍著奶奶樂得拍著巴掌。按照家鄉習俗,東屋為大,我們就把正房東屋讓出來,女兒跟著奶奶住,婆母在這裡,一直住到終老。

丈夫是古河鄉農中畢業的,算是小有文化,那時候被安排去鄉里修造站上班,一干就是20年。他是個少言語卻很懂得孝道的人,每天下班,都要先問候母親,也會給母親買一些稀罕的零食,婆母會把這些吃食物分給孩子們。孩子們也受到父親潛移默化地影響,對奶奶極為孝順,這一點,是我感到十分欣慰的。

大女兒和奶奶的感情好。那一年,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樂亭一中,3年後,又順利考入石家莊的河北機電學院,婆母高興地逢人就講:“我們家大丫頭真爭氣啊。”女兒上學走了,婆母時不時念叨:大丫頭啥時候能回來呀。逢過節,家裡多做了幾個菜,她都會嘆口氣說她的大丫頭吃不著,她也吃不下。數著日子,女兒終於要放寒暑假了,每到那幾天,婆母就坐不住炕了,把孫女的被褥疊得整整齊齊,被單洗得乾乾淨淨。孩子進家,叫一聲奶奶,婆母臉上就笑開了花。

可能是年輕時勞累過度落下了病根,進入老年,婆母的腿病日益嚴重,腸胃也時不時搗個亂。我在生活和飲食上動了些腦筋,不給她吃生冷油膩的飯菜,暖壺裡每天都有開水,屋裡有火炕。冬天,給老人一天三遍燒火暖炕,以免腰腹受涼,夏天,不給老人吃涼飯。腸胃狀況改善不少。婆母飯量小,最愛吃的是海魚,隔三差五,老伴就買些新鮮海雜魚,吃過一頓,留出來一部分給老人熱熱吃下頓。孩子們從小都知道奶奶愛吃魚,沒有人和奶奶爭搶。

婆母一年比一年老了,腿病開始嚴重。有一天,忽然覺得實在無力走動,躺了幾天。這一躺,就是7年。

婆母癱瘓了,那一年,她98歲。

大女兒已經在縣城參加工作多年,多忙碌的日子,隔些日子也要回家來看看奶奶,買來奶奶最愛喝的太子奶和新鮮水果。婆母說:“大丫頭啊,你這是買的啥,咋這麼好喝呢?”酸奶喝沒的時候,她就會問,大丫頭該來了吧?那幾年,家裡一袋一袋的賣太子奶空瓶,收廢品的甚至誤認為家裡有幾個晚輩的小孩子,我們也不多做解釋。

婆母滿100歲的時候,民政局和鄉里領導親自來看望,叮囑我們好好照顧老人,帶來慰問的米、面、油。婆母跟領導們說,我活100了,忒知足啊。以後每年重陽節和年前,我們都會收到民政部門的慰問金,後來又增加了每月300元的高齡補貼。婆母一字一頓地對我們說:國家政策真好,我這無功無勞的老婆子,還能領到錢花,我可得多活幾年。我老伴對婆母說:“我70多歲了,還能有個100多歲的老媽,這是咱家多大的功德啊。”

連我都沒有想到,癱瘓在床的婆母,竟然活到了105歲,創造了全村甚至全鄉高齡老人的長壽記錄。婆母給我們這個平凡之家帶來了巨大的榮耀,我自己感覺孩子們走在街上都挺胸昂揚的樣子。婆母活得樂觀、活得頑強。她等到了當時做衛生工作志願者的重孫媳婦,遺憾的是,沒能再熬過一年,生命就走到了盡頭,沒等到兩個雙胞胎曾孫女的出生。

我不想過多表白我們家庭有多麼和睦,我們照顧婆母有多麼耐心。一位105歲的老人,7年臥床,沒生褥瘡、沒有糊塗,臨終,清清爽爽離世,讓我們無限懷念,已經足以證明親情的重要。

借用一句年輕人的時髦話,親善才能幸福,陪伴婆母多半生的歲月裡,我感覺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