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爲何不願農村「煤改氣」?農民陳述5點理由,專家聽了也同意

眼下已經進入11月,全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的氣溫越來越低,河北、山東等地最低氣溫一度降到

10℃以下,東北黑龍江地區甚至開始出現了降雪。這時取暖就成了農村的一件大事,而這也恰好是廣大農民將要面對的煩心事。

農民為何不願農村“煤改氣”?農民陳述5點理由,專家聽了也同意

放在以前,無論是上山打柴燒、買煤燒或者燒曬好的秸稈都能保證農民朋友們暖暖和和地過上一冬天。而現在為了減少農村大氣汙染的同時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國家頒佈了“藍天”工程,並不遺餘力地持續推進農村“煤改氣”工作。

自此,天然氣開始陸續進入農村尋常百姓家。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國家還專門設立了多項補貼:1、設備購置補貼70%,每戶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2700元;2、採暖期用氣給予1元/立方米的氣價補貼,每戶每年最高補貼氣量1200立方米。

但這些在城鎮居民看來十分饞人的補貼,許多農民朋友卻並不買賬,這又是為什麼?

1、設備安裝貴:雖然設備購置補貼70%,但卻有2700元的上限封頂,而有些地區農村地貌複雜、地廣人稀,導致安裝時材料費比購置費更高,據瞭解有些地區天然氣入戶成本可能多達5000元,這讓購置補貼顯得捉襟見肘。

農民為何不願農村“煤改氣”?農民陳述5點理由,專家聽了也同意

2、天然氣價格高:有些農民認為,自己家用灌裝煤氣一個月至多才100,但天然氣取暖一天就要用十幾立方,非採暖期又沒有補貼,價格上不划算。

3、“上氣不接下氣”:一些地區不鼓勵分佈式氣站建設,一度導致供氣不足的“氣荒”現象發生,讓燃氣設備在寒冷的冬天成了擺設,這樣的結果誰能接受?

4、安全隱患引人擔憂:現在農村年輕人更多選擇進城務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兒童,雖說天然氣遠比傳統用火更安全,但對於不善應對新鮮事物的老人和年紀尚小的兒童來說,安全使用天然氣仍讓人放心不下。

農民為何不願農村“煤改氣”?農民陳述5點理由,專家聽了也同意

5、“煤改電”的衝擊:首先,“煤改電”面向的是國家電網,“煤改氣”面向的是各地燃氣公司,其次“煤改電”設備主體是大的傳統空調巨頭,而“煤改氣”設備主體是壁掛爐生產廠家。今年剛剛“煤改氣”,明年又要“煤改電”,這樣的擔憂在一些地區也是切實存在的。

對於上述5大理由,中國環境科學院柴發合研究員表示認同,並且指出,無煤化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循序漸進穩步推行。對於取暖模式的改造,各地也應該按照各地實際條件因地推進,不宜採取“一刀切”的方式。

農民為何不願農村“煤改氣”?農民陳述5點理由,專家聽了也同意

他認為,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有些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的地方,可以採取優質煤取暖或是使用節能環保替代爐具來實施過渡,這同樣能夠減少汙染物的排放。待條件成熟之後,再完全實行無煤化。(呱呱三農編輯:蒿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