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2011年以來,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深化德育探索與改革,以學長制家族活動為依託,堅持德育課程化實施路徑,立足學生生存能力發展,尋找立德樹人的有效策略,開展學校德育改革的深層次探索。

實施學長制家族式管理——讓獨生子女的成長不再單一

所謂學長制家族,就是把1到9年級的學生,按年齡順序,遵照自願選擇的方式,組成一個個家族,學生在這個家族中,扮演起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角色。學校的教育活動大都是以家族形式開展的。每週都要進行家族會議、族長會議,來討論和解決日常發生的問題。在家族的磨合中,大家各司其職、各行其事,長幼秩序也隨之建立起來。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家族競選開始▲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每個孩子都順利進入了自己的家族▲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井然有序的家族生活,讓同學們開始重視尊重和分享▲

學校成立了“萬千行業”有限公司,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報酬。家族成員通過打工賺取外出活動經費,在參加各類打工招聘、賺取工資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了勞動的艱辛,理解了賺錢不易。因此,在外出活動中,孩子們十分珍惜自己賺來的血汗錢,由此學會了勤儉持家、合理理財。

建構生活化德育課程體系——使生活成為學校德育的載體

學校生活化德育課程主要包括:主題教育課程、技能教育課程、思想教育課程、體驗性活動課程四大方面。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初進班級,規範禮儀學起來▲

生活教育主題與學校每週教育主題相一致,將禮儀、規則等教育理念全方面滲透,以《成長記錄單》的形式呈現,真正做到生活與教育同步。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孩子們有序就餐▲

技能教育課程注重孩子穿衣、就餐、居住、禮儀、衛生等生活習慣的培養,建立起孩子獨立生存力的五維體系,家校配合實施“21天習慣養成活動”,直面當前孩子自理能力弱的問題。學生的《成長記錄單》中,也記載個人技能發展的全過程。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美育課程,創造力就在不經意間▲

思想教育課程主要針對於學生思想動態、行為習慣、禮儀規則的教育和管理,根據年齡特徵的不同,小學以表揚信、每日一表揚等形式下發,初中以紅色加分條的形式體現。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自覺遵守規則,安靜就餐▲

活動課程涵蓋安靜就餐、衛生評比、文化展示等各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模範舍長、生活之星、優秀班級。

這樣,四大生活化德育課程體系,涵蓋了學生課堂之外的點點滴滴,真正讓德育逐漸內化於學生的生活。

優化品德教育課程——讓成長在自然狀態下發生

學校把品德教育與學科知識學習有機結合,把活動課程按照“熟悉校園”、“服務社區”、“探索社會”的思路進行展開,讓學生的成長在“自然”的狀態下發生。

在以家族為單位開展的實踐活動課程中,課程設計的首要目標,就是基於德育的生存力。實踐活動是關乎學生生活“視”界的課程,應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以興趣為動力,以活動衍生的問題為導向,以收穫體驗、促成反思、尋求改進為目標。否則,即使組織了一些活動,也難以讓孩子獲得真正的體驗,更談不上提高綜合能力。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孩子們進行紙手帕的測評研究▲

濰坊高新金馬公學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徑

“多彩語文遊園會”感知語言魅力▲

遊學,是一種流行的學習方式,也是我校特色課程之一。假期裡,在學長帶領下,開啟豐富多彩的探索之旅:自主規劃行程路線,尋找入住酒店,按照課程綱要完成學習任務,照顧史官(老師)和弟弟妹妹……一路走來,大家的汗水流淌成家族之間的團結友愛;無數的爭論和探討,碰撞出思維與靈魂的花火。

每一次活動過後,所有家族成員(包括史官),都會進行活動的總結和交流,這種井然有序的家族生活,讓孩子們懂得了尊重,學會了分享,也理解了承擔。這些活動的實施,使學校德育起到了“潤物無聲”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