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選羽絨服!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

又到雙11拔草期,每年這個時候正好都是秋冬的呢子大衣、羽絨服扎堆來買的時候,對我來說,這可是衣櫃裡的“大件”啊!以前總是買錯,今天就好好說說選擇羽絨服,如何避坑。

每年自個兒買的羽絨服,總是會被我媽嫌棄。可是誰都知道,大老爺們買羽絨服,看看模特穿的,看看價格,看看標籤數字,感覺差不多就買了嘛!但是也確實和我媽說的一樣,這些被我隨手買來的羽絨服穿起來沒那麼好看,也沒那麼保暖,還沒有那麼耐穿。

給自己選羽絨服!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

在今年雙11到之前,為了不再過被親媽嘲笑的冬天,我特意通過試穿,體感,還有一些從我媽那裡傳承來的經驗,告訴你!今年雙11挑羽絨服哪些習慣不能有,哪些誤區要避開!

誤區1:充絨量越高越好

各位旁友們,首先要改變和我一樣,看看模特看看價格差不多就下單的習慣,好好比對一下產品標籤。一般在產品標籤上面會看到成分和充絨量,以外充絨量越高越好,其實這是錯誤的!

給自己選羽絨服!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

充絨量和含絨量要對比來看,如果是充絨量很高,但是含絨量很低,這可不是什麼好事。高品質的羽絨服,羽絨一般是白鴨絨或者白鵝絨,含絨量都在85%以上。

誤區2:厚重的更暖和

很多人以為,羽絨服就是要厚重,其實你不知道的是,很多厚重的羽絨服往往是在外部面料上下功夫,例如一些戶外的服飾,就會非常重。但是日常的羽絨服,厚重往往是因為面料選擇了一些很厚、但是並不保暖的錦綸或者聚酯纖維。

給自己選羽絨服!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

相反,很多比較保暖的羽絨服都很輕薄,現在很多羽絨服也在升級換代中,如果還遇到很重很重的羽絨服,還是果斷放下吧。

誤區3:無羽毛梗就好

還有的人認為,羽絨服只要不會鑽絨,就是一件好羽絨服。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羽絨服,都會有鑽絨的情況。羽毛本身有硬度,如果完全沒有,那很可能只是一件棉衣。

給自己選羽絨服!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

一般羽絨服洗幾次就可能會出現鑽絨的情況,所以,別把羽毛梗鑽不鑽出來,作為判斷標準。你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面料,感受中間羽絨的毛梗,如果還比較細膩,就說明是一件很不錯的羽絨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