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肺癌新藥PD-L1抑制劑何時能入內地?

中國政府網最新消息,今日(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險和生育險類藥品目錄印發通知。

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肺癌新藥PD-L1抑制劑何時能入內地?

該通知的印發是經過3個多月的談判達成的最終結果,17種抗癌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實現大部分進口藥品的實際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家或市場定價,這對於降低我國腫瘤患者的用藥負擔具有實際意義。

17種抗癌藥物中,包含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物,其中包含臨床必需西妥昔單抗、阿法替尼、奧希替尼、克唑替尼等涉及到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個癌種的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治療藥品。

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肺癌新藥PD-L1抑制劑何時能入內地?

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肺癌新藥PD-L1抑制劑何時能入內地?

‘17種抗癌藥物納入醫保’准入專項談判,這已經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醫藥創新的重視及支持,且這17種抗癌藥品中10種為2017年之後上市的品種。但其中不包含肺癌新藥PD-L1抑制劑Tecentriq(atezolizumab),日前也無任何進入內地市場的訊息。根據最新研究進展顯示,肝癌二線治療添加PD-L1新藥對改善患者總生存期有積極效果。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明確表示,儘管PD-L1藥物在腫瘤上表現出優越的治療效果,但是在考慮可以先用其他靶向藥或化療藥等控制腫瘤時,PD-L1藥物不會被選用為第一治療方案。但值得一提的是,早些時候國內上市的PD-1藥物使用是需要觀察PD-L1的表達率,比如K藥的一線治療方案可能需要PD-L1表達率在50%以上;而PD-L1藥物Tecentriq則不需要根據這個表達率去決定。

在患者接受治療時,腫瘤醫生會選擇哪種藥物作為治療方案,其實是需要根據藥物的作用於副作用的平衡。

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肺癌新藥PD-L1抑制劑何時能入內地?

以PD-L1藥物從作用舉例說,當一線治療中atezolizumab加上化療藥、靶向藥同時在用的一個數據反映。其中Arm-B是有加上免疫治療,Arm-C是沒有加免疫治療。途中的數據是存活的中位數的一個表現,如果所有的病人加起來的話,在用Atezolizumab,存活率有19.2的一個存活中位,然後其中沒有用PD-L1藥物的存活率中位是14.7。再回看hazard ratio,其實也是一個統計學上蠻有分別的一個數字。所以,就憑這個結果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建議說Atezolizumab可以用在第一線的一些肺癌病人身上,但是我們需要再配上化療藥跟靶向藥同時用。

從副作用來看,比如藥物的劑量、患者身體素質、腫瘤轉移情況等等,這些都是作為PD-L1用藥的考量因素,如果患者較年輕、自身承受能力較優良,希望選用更大膽的治療將生存率放至最大,這也會是醫生用藥方案的一個考慮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