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国际进博会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本届博览会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有超过5000件展品在中国市场首秀。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进口的东西大家见得多了,

那这进博会到底有何“稀奇”?

18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应邀出席,

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为何进博会如此受关注,

它到底都有哪些“不一般”?

各地交易团的“买买买”中有何门道?

普通百姓将享博览会带来的哪些“红利”?

哪些“不一般”?

1

展会级别“不一般”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130多个国家的政要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全球商界领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各部委、各地方约1500名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中外领导人一起参观国家馆。

正如习主席在昨晚欢迎来参会的贵宾时所说,这不是一般性的展会,是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2

参展国家“不一般”

此次进博会参展国家范围广。除中国外,共有81个国家和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展。81个受邀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遍及五大洲。同时,国家展展馆特色鲜明。各国展馆风格各异,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

作为东道主,我们国家设立了中国馆,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3

参展商品“不一般”

本次进博会最重头的部分是企业展。企业展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来自世界各地的3600多家参展商,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他们将展出数万件世界一流的展品,涵盖了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消费电子、以及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涉及到了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4

发展合作机遇“不一般”

从权威部门传递的信息看,首届进口博览会将追求实实在在的成交。目前,全国各地、中央企业、相关部委等已组建了近40个交易团,数十万采购商列好清单整装待发。

坐拥主场之利的上海市交易团,目前的采购商超过1.5万家,仅生产装备的意向采购额就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由90多家央企组成的中央企业交易团,目前已拟定采购计划。以大飞机为例,其零件数多达300万至500万个,释放出的采购商机达千亿元人民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交易团,计划在博览会上进行精准采购。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五大看点!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看点1·展品

从食品到药品

从电器到汽车5000件展品首秀

看点2·交易

全国近40个交易团整装待发

助力高质量发展

看点3·科技

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聚集

勾勒未来生活图景

看点4·保障

上海20多项便利化措施落地

特色“以展促销”

看点5·功能

30个展示交易平台供你我买买买

线上线下互动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开眼界·聚焦这些“最”

“最大”展品:高精尖工业产品亮相

长20米、宽10米、高8米,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总重近200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吨位”最大的展品是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最新研发的机床设备“金牛座”龙门铣。虽然是“大家伙”,做的却是“精细活”。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首席代表刘中柏介绍,这台机床精度达到了4微米,效率是传统机床的3倍。“希望能通过进口博览会为‘大块头’找到一个新家。”

“最长”路程:路途时间超过40天

飞行到第三国,再转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海运,装载着巴巴多斯人民满满热情的展品,几经周转,来到上海。

“巴巴多斯是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远洋轮船无法在当地靠港,展品只能从巴巴多斯用飞机运输到巴拿马,重新拆箱和装箱之后转为水运,路途时间超过40天。”本届博览会官方推荐的国际段运输服务商、中远海运集运进口博览会综合协调组组长胡媛媛说。

“最鲜”口味:贸易便利化提速

星期一在新西兰牧场挤的牛奶,星期三就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来自加拿大的龙虾只需36小时就到中国居民的菜篮子里。

来自加拿大的北纬50度生态集团总经理刘宏说,得益于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和冷链物流的普及,加拿大的新鲜水产品“直送”中国消费者成为可能,“不超过36小时就能从海里到地球另一端的餐桌。”

“最新”科技:全球一流中国首发

“会飞的汽车”“无人仓库”“万物互联”“智慧机床”……这些“不明觉厉”的“黑科技”,即将在进口博览会上向世界“一展身手”,不少企业还特地选择博览会作为其最新科技的“全球首发地”。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首届进口博览会的企业商业展呈现展览规模大、国别分布广、企业数量多、质量优、新产品新技术多、展览展示水平高等突出特点,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在博览会上发布。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相关链接>>>

11月4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夕,四川省在上海举行四川省—跨国公司供应链对接会,邀请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对接会并致辞。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参加对接会。

全球首个进博会来了!成都已签约六个项目……

进博会一方面为外国企业扩大出口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另一方面,能够弥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有利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一杯星巴克咖啡由19个不同国家提供原料,一台苹果电脑依赖于全球700多家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撑。由此可见,供应链对增强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成都发展新经济,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其中就包括大力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

整车制造、文化旅游、葡萄酒……

成都6个项目现场签约

四川省充分利用此次进口博览会时机,积极开展贸易供需对接,组织引导四川企业参加国家举办的展前、展中贸易对接会,提前锁定一批成交意向,促进交易成交。对接会上四川相关企业与澳大利亚、美国等企业共有7个项目集中签约,贸易类5个,投资类2个,涉及葡萄酒及农副产品进口、化工产品、智能制造、整车生产及组装、文化旅游、大数据等行业。其中,成都共有6个项目签约,包括成都兴城投资集团和富德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国际知名IP文化旅游项目;中嘉汽车和延峰安道拓签署成都中嘉汽车XC60、S60整车制造采购项目;成都商务投集团和澳大利亚世界星有限公司签署葡萄酒及农副产品贸易合作项目;成都天奇集团与力拓矿业亚洲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等。

开放合作已成为

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此次对接会还专门安排了B2B洽谈环节,组织30家省内有采购意向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轻工纺织等行业重点企业,与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的60余家境外供应商进行“一对一”对接洽谈。企业们充分利用此次博览会时机,积极开展贸易供需对接,又达成一批合作协议。“去年我曾前往成都,参观了解了位于天府新区的自贸试验区。它对贸易便利化的促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借助进博会和此次对接会的平台展开深入的合作。”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沙逊勋爵说道。

新伙伴看重合作前景,而对于在成都深耕多年的老朋友来说,他们希望抓住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在成都市场“更进一步”。“三菱商事1972年进入中国发展,目前在中国拥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在内的12个分支机构和100多家投资参股企业。1997年,三菱商事在成都开设了分支机构,目前共有4家分支机构。”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执行董事平井康光介绍道,目前三菱商事正与四川的东方电气、普什集团洽谈氢能利用、能源化工等领域合作。“目前,三菱在川的业务以贸易为主。希望未来能加大在川投资,在跨境贸易、健康服务业、医学美容等方面开拓更多的项目。”

今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开放合作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成长显著。据了解,目前成都与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28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2017年,成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941.8亿元,同比增长45.4%;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968亿元,增长19.2%;外商直接投资18.4亿元,增长59.1%。

(综合 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成都日报、成都发展改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