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進博會 探路「四葉草」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內容極其豐富。金記者帶你盤點進博會看點,探路會展中心,幫你在眼花繚亂的進博會中找到自己的“路線”。

介紹進博會,首先不得不介紹進博會的會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位於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地帶,與虹橋交通樞紐的直線距離僅1.5公里。周邊高速公路網絡四通八達,2小時內可到達長三角各重要城市。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總建築面積近150萬平方米,形狀如四葉草,可展覽面積50萬平方米,包括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廳和10萬平方米的室外展場。

從內容上看,進博會包括論壇和展會兩部分。論壇即虹橋國際經貿論壇,以“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為主題,由開幕式、三場平行論壇、虹橋國際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組成。屆時,將有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知名企業家及專家學者參會。

11月5日上午的開幕式既是進博會開幕式,也是虹橋國際經貿論壇開幕式。三場平行論壇的議題分別為“貿易與開放”“貿易與創新”“貿易與投資”,每場論壇均包括嘉賓演講環節和互動討論環節,重點探討當前全球經貿發展關鍵問題,一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新動力,二是以新技術、新業態帶動貿易創新發展,三是振興投資以激發貿易增長新活力。

各類展館亮點多

展會即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和企業商業展。國家展是本屆進博會的重要內容,共有82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設立的71個展臺,展覽面積約3萬平方米。相關國家和地區將在此展示貿易投資領域有關情況,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業狀況、投資旅遊,以及各國有特色的產品,只展示不交易。

在國家展中,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南非、埃及、俄羅斯、英國、匈牙利、德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12個主賓國均設立了獨具特色的展館。作為東道主,中國也設立了中國館。中國館共分為8個部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主線,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國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的新機遇。港澳臺展區以“分享機遇,融合發展”為主題,下設香港、澳門、臺灣三個子板塊,分別以“香港進”“澳門薈”“臺灣親”為主題,並列於中國館內。

企業展則分為7個展區,展覽面積27萬平方米,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來自全球的新產品、新科技、優質產品雲集,無論是進口展覽品的數量還是金額,均創國內展會之最。據悉,首次進入中國的展品多達5000餘件。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體驗眾多質優價廉的全球產品,參展企業通過展示、洽談,發現商機,深化合作,豐富中國市場,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琳琅滿目迷人眼

1號館是服務貿易展區,面積達3萬平方米,包含新興技術、服務外包、文化教育、創意設計、旅遊服務、物流服務和綜合服務七大板塊,匯聚了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餘家企業。如聯邦快遞、UPS等龍頭物流企業將展示前沿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最新應用成果。

2號館是汽車展區,面積同樣為3萬平方米。進博會吸引了17個國家和地區的72家汽車業相關企業參展。其中,奧迪首款量產純電動SUV

E-tron將在這裡迎來中國首秀,展區將特別關注全球汽車前沿動態。

3號館和4.1號館是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這裡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多家企業帶來的人工智能、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數字化工廠、物聯網等領域的產品。在這裡,可以看到首屆進博會的最大展品——由德國瓦德里西科堡公司帶來的金牛座龍門銑,金牛座龍門銑長20米、寬10米、高8米,佔地面積200平方米,重量可達200噸,可以加工各種複雜零件,加工精度可以達到4微米。

5.1號館大部分是消費電子與家電區,A.O.史密斯、索尼、三星、哈蘇等近70家企業的產品將在此亮相,涵蓋移動設備、智能家居、智能家電、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等領域,展會同期還將舉辦數十場行業論壇和貿易配對活動,電子發燒友們可在此區過足癮。

5.1號館其餘部分和6.1號館是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展區,在4萬平方米展區內,600多家展商帶來了傢俱、家居、服裝、服飾、禮品、美妝、日化、珠寶等產品。其中,歐萊雅集團是本屆進口博覽會上參展規模最大的日化企業,展臺面積達到600平方米。

7.1號館是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品展區,彙集了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286家參展企業,其中不乏羅氏、阿斯利康、賽諾菲、諾華等製藥領域的知名企業,他們將帶來最新的癌症治療藥物和各類新型醫療器械等。

7.2號館和8.2號館是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這是進博會報名最火爆的展區。6萬平方米的展區面積,讓進博會變成了一場“舌尖上的博覽會”。來自全球眾多國家優質且富有特色的乳製品、肉製品、水產品、蔬果、茶和咖啡、飲料及酒類等產品將在此展區亮相。展會同期將舉辦數十場行業論壇和貿易配對活動。同時,進博會將與中國跨境電商合作,方便全球中小企業與中國消費者直接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