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劍未配妥 出門便已是江湖


一個網友說,幾年前她在電子元件工廠做外貿員,經常與工廠裡的流水線工人打交道。

他們大多很年輕,有的剛滿18歲,每天站在流水線前幹著相同的工作,從早8點到晚8點。

被問到“為什麼在本該上學的年齡出來打工”,除去一部分人是因為家境貧寒,出於無奈需要貼補家用,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上學太痛苦,不如打工賺錢來得容易

他們之中或許有人出來早早發家致富,甚至還嘲笑那些繼續“讀到大學”的同學,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出來後就這點工資。

如果你真的信“讀書無用論”,那真是太慘了,要知道上面這些人等他們生了娃,也會千方百計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好點的學校,也會因為自己孩子成績不好而失望....嗯,真香!


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讀書是主動吃苦,考驗自制力和意志力。生活的苦是被動接受,想不吃也不行……等生活的大嘴巴抽來了,才開始後悔當年怎麼沒多讀書呢……

讀書是在學校,學習可以在任何時候


話又說回來,讀書出來也不見得就容易了。大學畢業一兩年內,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經歷過一個很艱難的時期——適應社會並且生存下去。但我們知道困難終將是暫時的,因為我拿到了文憑,積累了很多知識和人脈,多年來的讀書也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等等這些都讓我們多了很多轉折和機會。

等到畢業五年之後,同學聚會或許需要勇氣,差距就已經開始拉開很大了。有的人結婚生子,安安穩穩上班;有的人開了公司,當了老闆,有車有房;有的人還在北漂,回不去家鄉,在北京也安不了家;有的人繼續讀書深造....

混的好不好,除去個人運氣和家庭背景外,還有一個很大原因,是自己學了什麼,會什麼!如果你安於現狀,誰都救不了你!學習的過程或許痛苦,但是選擇做主動接受學習中的苦,生活中的苦即便還在,意義也會變得不同。

蔡康永在《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裡,說過這樣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是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所以你總得會點什麼,學點什麼!雖然在學校讀書讀不來,你也可以在任何地方,找一個方向,就開始前行。

不斷學習才能帶來轉機


下面是兩個網友的經歷,也許會給你點啟發:

網友一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我二十二歲之前一無是處,我錯過了許多,虛度了太多時間,這永遠是我最痛苦的事情,但從二十二歲那年,我開始努力,那年我只是個大專生,實習在一家工廠車間,我發誓以後一定要出人頭地,我開始努力學習,和我一起的同學還只是天天聊對象玩遊戲,我知道他們的人生就是一輩子的勞動,暗無天日的生活,我家往上面數八輩子都是窮人,從二十二歲那年我終於醒悟,同年我考上了一所還過得去的二本大學,記得那時候的一首五月天的歌,第二人生,我的生活也開始的第二人生,我再也不浪費一天時間,每天早起,努力學習。

今年我26歲了,我擁有了自己賺錢買的房子和車子,這一步一步我用了四年,別人聽起來感覺四年很快,但對於我來說,這四年每一步都是烙進土裡的腳印,我受到了很多的不理解,但苦與樂我都走過來了,我也向當年看不起我的人證明了自己,我只想對象當年我一樣的你說,現在努力吧,生活很殘酷,沒錢沒能力,誰都不會搭理你,青春這幾年稍縱即逝。


網友二

我19歲意識到學校不能將我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在大學不到一年便自願退學,那一下子真捨不得,也真的釋懷了,後來我在家中萎靡了兩年,只有英語、日語沒有放下,因為就算那時我也知道,語言這種東西,平時一無所用,但一旦需要了往往就是最關鍵的地方。再後來,我嘗試在家中翻譯各種書籍、漫畫,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時我也沒什麼朋友,在家靠父母吃住,沒什麼地方花的到錢,雖說酬勞真的不多,幾年過去,日積月累,我也攢下了一筆不小的積蓄。

人是群居動物,總要與人接觸,每天窩在家裡翻譯漫畫終究不是辦法,當時我就猶猶豫豫的買下了一家半死不活的快遞的本縣代理權,說來也巧,那年正逢馬雲先生電商崛起,一把捧火了快遞,我一下子房、車全有了,存款也留下不少,然後我也做起了電商,代理了一個品牌生意,雖說我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也真的不敢和那些真正的人才相提並論,但至少我不用再為錢發愁了。

在此我完全沒有貶低學校的意思,學校能培養出很多各界人才,校園生活也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佛度有緣人,再好的學校也只能度本就屬於那裡的人,可惜他不能度我。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是什麼情況,千萬不要牴觸學習,你可能不屬於學校,但知識一定應該屬於你。


有實驗人員將跳蚤扔進罐子裡,它們跳起的高度是自己身高100倍以上。 但如果用一個玻璃罩罩住跳蚤,它們跳起的高度就只能保持在玻璃罩高度以下。三天後,即便打開蓋子,也沒有跳蚤跳出來。 “stops learning is old, keeps learning stays young.” (停止學習讓人衰老,不斷學習才能永葆青春)

對於讀書、學習和工作之間的聯繫,相信你已經有了很多很深的體會。可以說出你讀書或者不讀書的故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