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人心中有兩個丘處機,一個在金庸小說,一個在太虛宮

丘處機是棲霞人,但這一點,很多棲霞人此前並不知道。

在文旅產業發達的今天,“丘處機”已經成為棲霞文化旅遊的一張名片,當地太虛宮、長春湖、燕九節等景點和活動,都與丘處機有關。不過,退回二十年或者更早以前,由於當時信息傳播渠道有限,文旅也不甚發達,除了文史研究者和棲霞城北郊幾個村莊的老人,大多數棲霞人並不清楚自己還有這位老鄉。

棲霞人心中有兩個丘處機,一個在金庸小說,一個在太虛宮

(文中配圖均為棲霞太虛宮)

跟其他地區的武俠迷一樣,多數棲霞人最初對丘處機的認識,來自金庸大師的小說,一身道袍、手持拂塵、背插寶劍的中年道士,就是丘處機的形象。至於他的籍貫,很多讀者並未留意,因為大家更關心的是他的武功排名如何。對於一些還在懵懂年紀的讀者來說,很多人或許還以為丘處機跟郭靖一樣,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而已。

電視劇中著實沒有交代丘處機是哪裡人,但實際上金庸大師在《射鵰英雄傳》的附錄裡,曾簡單提過。他在文中引用《元史•丘處機傳》說:“丘處機,登州棲霞人,自號長春子。”

棲霞人心中有兩個丘處機,一個在金庸小說,一個在太虛宮

不過,一來電視劇的形象更為直觀,二來讀者閱讀《射鵰英雄傳》時,大多看完“華山論劍”一章之後就合上,堅持翻看正文後的附錄並能記住的人,可謂寥寥。

因此,不僅外地讀者多數不知丘處機是棲霞人,棲霞本地的武俠迷也不清楚這一點。

相信不少棲霞的朋友,是在參觀了重修後的太虛宮,才知道《射鵰英雄傳》中楊康的師父、全真教的長春真人,原來也是棲霞人。

棲霞人心中有兩個丘處機,一個在金庸小說,一個在太虛宮

太虛宮原名濱都宮,最初就是長春真人丘處機在故鄉建立的道場。在《神鵰俠侶》中屢屢出現的“問世間情為何物”一詞的原作者元好問,當年也曾稱讚過濱都宮(“天下道院,武官為冠,濱都次之,聖水又次之 。”)。這在側面上,也反映出金庸大師對歷史的考究。

如今的太虛宮,主要陳列的是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的事蹟,如果帶著武俠中的印象參觀,多少有一些形象上的衝突。

金庸大師筆下的丘處機,以武功見長,雖然與高手過招負多勝少,但收拾潑皮無賴顯然綽綽有餘。歷史上的丘處機,武功不知如何,但文章倒是傳世。他有一首自詠詞頗為經典,開頭就說:“落魄閒人本姓丘,住山東東路登州。”由此可見,丘處機也是一個挺有家鄉觀念的人。

棲霞人心中有兩個丘處機,一個在金庸小說,一個在太虛宮

雖然太虛宮裡的丘處機,與金庸小說中的丘處機,形象有所不同。但對於棲霞的武俠迷來說,這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相反,因為丘處機這一層關係,有的棲霞讀者,甚至對小說情節有了更多的期待,假如能有一部《射鵰英雄傳》的前傳,講一講全真七子(五個牟平人,一個棲霞人,一個萊州人)在昆嵛山拜師王重陽學藝的故事,該有多好。

棲霞人心中有兩個丘處機,一個在金庸小說,一個在太虛宮

可惜的是,金庸大師很早就封筆;更可惜的是,金庸大師已經仙逝。天罡北斗陣是怎樣練成的?已經沒有人能給出正宗的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