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恥,一起看看三份珍貴的書法手跡

勿忘國恥,一起看看三份珍貴的書法手跡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蔣介石、張學良、周恩來留下來的書法手跡,可以有助於我們對那段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攘外必先安內”是國民黨處理內政的基本國策,又是圖存禦侮的策略。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選擇先“剿共”後抗日,共產黨則選擇“反蔣抗日”。而隨著局部抗戰向全面抗戰形勢的轉化,雙方的這種選擇逐漸演變為國共合作抗日的過程。

勿忘國恥,一起看看三份珍貴的書法手跡

蔣介石1931年7月攘外必先安內手令

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數天前的9月6日,臧式毅、榮臻收到了張學良發來的一封電報,史稱“魚電”:“現在日方外交漸趨吃緊,應付一切,亟宜力求穩慎。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當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切實遵照注意為要。張學良。魚子秘印。”

勿忘國恥,一起看看三份珍貴的書法手跡

1931年9月6日張學良致榮臻不抵抗“魚電“

此為1938年9月18日周恩來在延安時期手書“紀念九一八”題辭。內容為周恩來對抗日發出的重要標語,曾對西安事變及東北抗戰有著重大意義。此稿正寫於“九一八”當日,意義非凡。在“九一八”之際,面對民族危亡,周恩來一如既往,以對國家和人民的熾熱責任感挺身而出,積極參加中共中央制定對“九一八”對策的工作,是最早領導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黨中央主要負責人之一。

勿忘國恥,一起看看三份珍貴的書法手跡

周恩來在延安時期手書“紀念九一八”題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