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美元現金太LOW 如何利用期貨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

換美元現金太LOW 如何利用期貨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0月30日公佈數據,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197個基點,報6.9574,創2008年5月21日以來最低,調降幅度創2018年8月24日以來最大。隨著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突破重要關口,越來越多的聲音熱議是否會破7。

國王金融分析師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受制於經濟增速下滑、中美貿易摩擦延續與結售匯逆差擴大等因素存在較大的下跌壓力,但長期而言人民幣匯率不具備單邊大幅下跌的基礎。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於進出口企業來講,最直接的風險是匯兌損失。在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尤為必要。市場參與者可以利用美元兌人民幣期貨來對沖潛在的貨幣風險。

那如何操作呢?舉個栗子。2016年8月15日,XX公司與美國客商簽訂了一筆進口業務,根據合同約定公司將於3個月後收到貨物並支付餘款1000萬美元,美元兌人民幣(在岸)即期牌價為6.6725。為規避人民幣貶值的風險,公司當日採用外匯期貨進行套期保值,買入100手CUSF12(香港交易所)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合約,建倉平均價格約為6.6840。11月15日,公司賣出該合約,平均價格約6.8600,當日美元兌人民幣(在岸)即期牌價為6.8554。公司在現貨市場損失182.9萬元,在期貨市場盈利176萬元,有效降低了匯兌損失。

據國王金融分析師瞭解,目前境外人民幣匯率期貨發展較為迅猛。截至今年2月底,共有10家交易所的人民幣期貨仍在交易,其中新交所、港交所、臺期所三家交易所成交量佔全市場的99.86%,成交金額佔全市場的99.84%。

港交所於2012年9月推出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為全球首隻人民幣可交收貨幣期貨合約。

根據香港交易所在官方網站上公佈的人民幣合約相關細則,人民幣期貨合約將以美元兌人民幣匯價為參考;每張合約價值10萬美元,只需支付1.24%的保證金,即每張合約保證金約為8000元人民幣;合約的保證金、結算交易費用均會以人民幣計價。按照上述規則,人民幣期貨對投資者設置的入圍門檻並不高,8000元人民幣可入場交易,投資槓桿80倍。目前港交所人民幣貨幣期貨、期權有6個品種,即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權、歐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日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澳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和人民幣(香港)兌美元期貨。

2014年10月20日,新交所正式推出人民幣期貨合約,包括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期貨和人民幣兌美元期貨合約,合約規模分別為10萬美元和50萬人民幣。此次新交所推出的人民幣期貨合約既覆蓋了離岸人民幣又覆蓋了在岸人民幣。

2015年7月20日,臺期所掛牌兩檔人民幣匯率期貨商品,分別為合約規模2萬美元的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及合約規模10萬美元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

人民幣期貨的低門檻和高槓杆,除了可以吸引金融機構、進出口企業外,個人投資者也可以參與。

由於我國境內尚未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投資者只能通過香港或境外的賬戶交易人民幣期貨。在國王金融,可以輕鬆實現規避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