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區就醫療改革和健康扶貧等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


右江區就醫療改革和健康扶貧等問題召開新聞發佈會

圖為右江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張雲舞通報醫改和健康扶貧等情況。

11月2日,右江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就右江區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健康扶貧等方面的情況進行通報。

據瞭解,右江區轄7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服務人口39.71萬人,有20個醫療衛生計生單位,其中,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醫院、疾控中心、衛生計生監督所各1家,鄉鎮衛生院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家;政府投資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有102所。近年來,右江區充分整合各類醫療資源,深入開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取得一定成效。

有序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近年來,右江區結合本區實際,出臺了《右江區推進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和《右江區加快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逐步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引導優質衛生資源下沉,構建了合理有序的就醫秩序。

2017年10月底,右江區人民醫院與市人民醫院組建城市聯合體;2017年12月底,右江區人民醫院與3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建縣(區)域醫共體。2018年8月底,新增5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參加醫共體建設,參與率達50%,同時派駐22名專家到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坐診。

為改善群眾就醫體驗,該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完成了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網絡的配置和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使用培訓,並設立門診“導診臺”及“分診部”;部分單位已實行電子收費叫號服務、設立觸摸查詢系統、實行預約診療等信息化服務,簡化了醫療服務流程。

多形式醫療保障服務,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再發生

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右江區醫改和健康扶貧工作的亮點之一。據瞭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通過簽約模式,落實居民的個體健康管理,尤其針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農村貧困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人群,為他們提供一年不少於4次的面對面隨訪服務。對普通健康人群提供每年一次健康狀況評估,為其制定健康生活措施和疾病防治方案。目前,該區已簽約的12.6萬人中,重點人群佔8.96萬人,比率71.58%,實現貧困戶和計生特殊家庭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在開展開展雙向轉診服務中,右江區動員患有國家集中救治9+5病種(國家9種重大疾病分別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心病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心病室間隔缺損、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廣西增加的5種大病:乳腺癌、宮頸癌、肺癌、塵肺病、白內障)的貧困患者到上級醫院開展集中救治工作,貧困患者通過轉介到轄區三甲醫院進行大病集中救治達150人次。

與此同時,右江區嚴格醫療費用監測,特別是非建檔立卡人口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支出,在應納盡納工作中確保不遺漏,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再發生。

右江區還發揮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優勢,在縣(區)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開設中醫科,其中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百城、城東、龍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個鄉鎮衛生院(陽圩、汪甸、龍川衛生院)建成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

主動服務,提高貧困患者健康扶貧滿意度

開設綠色通道及綜合服務窗口。推出貧困患者門診優先掛號、診療;在綜合服務窗口,貧困患者享受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和政府兜底政策,只需在“一站式”結算服務窗口辦理結算即可,有效解決了參合群眾看病就醫報銷時間長、程序複雜等問題。

加強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治病就醫環境。投入1.5億元建設右江區人民醫院整體搬遷標準化建設等項目,投入630萬元用於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醫療設備等標準化建設,改善基層群眾看病就醫環境。

加強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培養和健康宣傳服務力度,逐步改善醫療系統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及能力不足的問題。

2017年底右江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由2016年的548戶2095人降低到192戶650人,佔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3.6%,低於廣西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監測數據平均水平;全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5663人次,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顯示總體報銷比例超過90%。今年,右江區積極推進健康扶貧工作,出臺《右江區2018-2020年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方案及二個配套方案》,政府近兩年投入近700萬元來開展兜底報銷工作,破解了貧困戶看病兜底報銷難和右江區區域外住院押金預交難的問題。右江區通過提高全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服務水平,組建醫療服務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共體建立引導優勢資源下沉及對貧困患者開展大病集中救治、貧困患者醫療費用由政府兜底政策的實施,整合優質醫療資源,緩解了老百姓看病就醫難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