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風塵才女柳如是

明朝萬曆年間,一貧苦人家的婦人倚門翹首企盼,不久,其丈夫步履沉沉走來,兩手空空,婦人頓時心如刀絞。因三餐無著,兩人早晨商議讓男人出去借米麵,如果籌不來,只有一條路可走。婦人回身看看自家年幼卻已是美人坯子的小女兒,不禁黯然神傷。

因著家窮,小女孩被輾轉販賣到了歸家院(妓院的名稱)的徐佛手裡,徐佛善操琴,畫得一手好蘭草,其見小女孩天資聰穎,嬌俏靈秀,便把一身技藝全傳給了小女孩,小女孩不負期望,才貌雙全。這個小女孩就是後來著名“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

亂世風塵才女柳如是

柳如是白描畫像

一日,告老還鄉的相國周道登來歸家院為母親挑一個婢女,一眼就看中了柳如是。後看她美貌多才,就強行納為小妾。周道登倒也十分疼愛她,狀元出身的他經常把她抱在膝上,手把手教她詩書。柳如是本就冰雪聰明,才藝大進。高門大院若光有寵愛,而不會左右奉迎,寵愛就是致命的。不到一年,嫉妒的周道登妻妾們就聯手誣她與男僕私通。柳如是差點被逼自盡,多虧周母保她,將16歲的她再次送回歸家院。

回到歸家院的柳如是依然秀麗多姿,因周道登的點撥,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一時聲名赫赫,很多名流大雅願意與之結交。因喜愛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一句,將自己正式更名為“柳如是”。

因為身邊大都是文人雅士,天性清高的她不願與一般的凡夫俗子周旋,在這樣的環境下,她落落大方,瀟灑隨意,沒有一般閨房女子的瑣碎狹隘。她還經常著男裝與人談論時局,吟詩作賦,甚至與人研習書法繪畫。博學多才、明辨事理的柳如是能相中的男子也一定是卓爾不凡的。首先得才學滿腹,其次得人品貴重,這是她首要看重的。後來,她遇到了江南大才子陳子龍,兩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遇到真愛,柳如是果斷贖身退出歸家院,與陳子龍住在了松江南樓。世人評價陳子龍“文高兩漢,詩軼三唐”,足見其學識過人。

不過,期間陳子龍原配帶人去南樓大鬧,柳如是不堪受辱,毅然放棄。後來陳子龍也在抗清運動中英勇就義了。之後柳如是遊歷各地,最終選定杭州,浪跡西湖,經常著男裝行走於湖山,這時她結識了杭州地方官員謝賓三,謝書畫詩文都不錯,是柳如是喜歡的類型,謝賓三也很喜歡柳如是,於是讓她住到自己的“燕子莊”裡。但過了不久,柳如是發現謝賓三不廉潔,人品還有問題,便不再與之交往。而謝賓三卻死纏爛打併外加威逼利誘,柳如是不為所動,並以一己之力與之對抗。

亂世風塵才女柳如是

清代程庭鷺摹繪的柳如是畫像

此時柳如是23歲,已經是很大齡的未婚女性了。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終身大事,在自己認識的人中篩選了一下,一個合適的人選出現在眼前,那就是錢謙益。儘管錢謙益比她大36歲,可他的才學氣度都讓她仰慕。於是她決定主動出擊。她著男裝去錢的半野堂拜訪:“晚生柳儒士叩拜”。錢謙益打量著來客,見他一身蘭緞儒衫,青巾束髮,一副典型的富家書生打扮,舉止雖有板有眼,身材卻異常的嬌小,似乎缺少一種男子的陽剛之氣。來客輕悠悠地吟出一首詩:“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近日西冷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錢謙益笑著,知道來人是柳如是了,這是他兩以前見面時自己吟過的詩。才女來訪,加上兩人以前就互相傾慕,水到渠成。不顧世俗禮教,錢謙益以正妻之禮娶了柳如是。並蒂花開,喜結連理。

婚後的生活如詩如畫,兩人遊歷名山秀水,湖上賞花,月下飲酒,詩詞作伴,真是恩愛有加,最主要的是錢謙益獨寵她一人。在寫文章的時候,夫妻二人互有探討商榷,柳如是就上樓去翻閱藏書,雖然藏書浩如煙海,但她對於某書某卷十分熟悉,隨手抽取,百無一失,可見其對於家藏圖書的熟悉程度。就是遇到一些文章中一些瑕疵的地方,她也能一一指正。

因為柳如是身上有男子的寬容大度,曠達不羈,錢謙益親切地稱她為“河東君”。幸福的日子總是太短,錢謙益在南明任禮部尚書時清兵入關,八旗鐵騎也攻進了順天府。一日,柳如是對錢謙益講:“如果國家滅亡,我們也不能苟活,一同跳水殉國。”錢謙益則說:“水太涼...... 之後清軍圍了金陵城,柳如是看見朝臣們先後投降,非常的氣憤。她回到家準備了菜刀和繩,要錢謙益為大明國盡忠,說:“你殉國,我殉夫!”錢謙益為難了,他雖然有才,也還愛國,可還想當官。柳如是看他這個態度,就自己去跳河自殺,錢謙益則死死拖住她不放!沒跳成。後來錢謙益又出任了大清的尚書。無奈之下,憂國憂民的柳如是,只好頂著掉腦袋的風險經常暗地裡接濟抗清義士。

後來在她的勸說下,一直想做官的錢謙益也被說服了,稱病從京城辭官。婚後的第二十三個年頭,八十三歲的錢謙益溘然長逝,柳如是也失去了最大的倚靠。因為錢謙益的寵愛,她一直是錢家當家夫人,在鄉黨族人聚眾追著她索要財物,還要霸佔錢家家產之時,被逼無奈之下她答應說:“容我把錢取來......。”誰知她上了閣樓後,系三尺白綾,懸樑自盡了,那一年柳如是四十七歲。

亂世風塵才女柳如是

柳如是墓

她死後,女兒報官,人命關天,鬧事者悉制於法。柳如是以自己決絕的姿態保全了丈夫留下的家產,令世人稱道。

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以十年精力寫下《柳如是別傳》,可見他對柳如是這樣的女子的推崇。柳如是一生是傳奇的,出身卑賤,但志存高遠,深陷囹圄而品行高潔。拋開一眾才女都有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說,難得的是她憂國憂民的俠義胸襟。國難當頭,她以自己單薄的力量報效著自己的國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她敢於赴死,大義凜然,清兵入關,她痛徹心扉,對丈夫的俯首稱臣,失望之極。她敢愛敢恨,尊崇的就勇敢追求,厭惡的果斷放棄。她一生追求完美的學識才干與修養品性,這些都在她自己身上留下痕跡。柳如是當之無愧被稱為最有氣節的奇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