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獨者的獨白:在絕望中活著的我該如何度過下半生

失獨老人,沉重而又無奈的現實,在中國第一代失獨家庭裡,父母多數是50歲以上,在80年代結婚時正好趕上了計劃生育時期,我曾在論壇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

這些失獨者大多五十歲開外,經歷過上世紀50年代的經濟困難、60年代的文革浩劫、70年代的上山下鄉、80年代的一胎限制、90年代的分流下崗。唯一的孩子不幸離世後面對的是晚年孤獨的生活。

一個失獨者的獨白:在絕望中活著的我該如何度過下半生

失獨者之痛

老無所依,老無所養,怎能不可憐啊!但這恰是當今中國社會養老的一個縮影,並且在不遠的將來,這樣的老人會越來越多。如何改變失獨人群的後半生養老生活是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難題。

一個失獨者的獨白:在絕望中活著的我該如何度過下半生

失獨終老:久病床前無孝子

如何解決失獨老人養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關注失獨老人情感需要。政府和社會應該鼓勵社工投入到失獨老人養老問題的解決中,給予失獨老人足夠的感情關注,而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資助層面。應該從社區層面,以社區為單位對失獨老人進行幫助,建立健康社區服務體系,社區工作人員數量應該適當增加,建立較為專業的養老服務隊伍。

2、完善養老機制。政府要建立失獨老人養老專項資金, 按照失獨老人的困難程度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 雖然從2007 年起人口計生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從當年開始,在全國開展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工作。 隨後,各地制定不同的扶助實施標準。 但是,國家政府部門給予的經濟扶持,遠遠不能解決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能加大針對失獨家庭的特殊情況, 制定相應的養老資金扶助制度,解決失獨家庭養老資金匱乏的問題,使失獨老人能夠安心養老。

一個失獨者的獨白:在絕望中活著的我該如何度過下半生

失獨者之痛

3、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對於失獨老人養老問題的解決,歸根要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上對失獨老人群體進行保護。法律的制定應該充分徵求廣大失獨群體和社會學、社會工作專家的意見,提出真正能保障失獨老人權益的法律。

4、加大養老結構與政府的合作力度。政府應該和社會養老機構合作,撥付部分專項資金為失獨老人承擔養老風險,鼓勵和支持養老機構接納失獨老人。

親睦家 “中國全域醫養產業運營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