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科技馬新強董事長「人才觀」引熱議

“未來,隨著我國‘工程師紅利’進一步釋放,

必將成為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來源”

9月27日,由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聚焦第一資源 彙集長江動能 助力高質量發展”2018湖北人力資源就業創業博覽會(以下稱“就創會”)上,公司董事長馬新強作為受邀企業家代表發表“以機制、文化開掘人才發展的活力之源”主旨演講,引起與會專家、學者、媒體廣泛認同、關注。

華工科技馬新強董事長“人才觀”引熱議

為搭建招才引智的平臺,為期兩天的“就創會”邀請上海、江蘇、重慶、江西等長江經濟帶及中部地區12個省市人社部門、50餘家世界和全國500強企業、2000餘家國內知名企業、4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50餘家高校和職業院校參加盛會。

華工科技馬新強董事長“人才觀”引熱議

馬新強董事長從“持續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夯實人才基礎”、“開闊選人用人視野,相馬不如賽馬”、“文化引領,改進機制賦能人才自主管理”三個方面介紹了華工科技選人、用人、育人之道。

華工科技馬新強董事長“人才觀”引熱議

他指出,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機制與文化的競爭,一個企業是否能廣納天下英才、培養一大批優秀的戰略性人才、技術人才和創新團隊,就是看他有沒有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

談及高層次人才引進,他說“不是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必須要考慮現實需要,由戰略作為牽引,目的在於用才,發揮人才效能”,“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回答好引才為什麼、引什麼樣的人才這兩個問題,其次,要從高薪引才向事業發展引才轉變”。

關於人才內部流動,他結合公司具體實例,指出:不要把人才當成水庫,應當作為一條河流管理,通過樹立人才有序流動的機制確保人才價值實現。

最後,他從公司已成功實施的“創客團隊”、“虛擬股權”等案例出發,總結出“一個好的機制,首先要參與約束,每個人都願意以這個機制驅動自已;其次是激勵相融,把個人利益最大化和企業利益最大化有機結合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