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吳三桂兵力是清軍2倍之多,爲何最終選擇投靠清朝?

無聊芒果


當時,後金有戰鬥力的軍隊大約十萬左右,如果吳三桂的兵力是清軍的2倍之多,那麼他所統領的士兵最少不下二十萬。這個數量顯然是誇張了,那樣的話吳三桂就用不著投降後金了,甚至李自成都不放眼裡,完全可以在亂世中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1644年正月,李自成親率百萬大軍直指北京。情急之下,崇貞皇帝和眾臣商議打算召山海關總兵吳三進京勤王。由於是崇禎皇帝命內閣首輔陳演起草聖旨調吳三桂回京,但是陳演對崇禎的“金口玉言”推三阻四,甚至置若罔聞,原因是擔不起無故放棄300裡國土的責任,因為崇禎皇帝是出了名的反覆無常,許多大臣因為崇禎的不擔當而丟了性命。


當陳演的聖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吳三桂接到聖旨率關外軍民回撤到關內的時候已經是三月十六日,當時的北京城已經被李自成的大順軍圍的水洩不通。而當時回撤的軍民加起來有二十萬之多,其實真正的關寧鐵騎的數量不足五萬。所以,吳三桂無論和李自成、還是多爾袞的兵力相比都存在很大的懸殊,吳三桂於清軍兩倍之說自然就是無稽之談。於是,吳三桂只能選擇暫時的觀望,同時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投機取捨。

那麼,為什麼吳三桂最終選擇投降清軍呢?原因有三點:

一、為了愛妾陳圓圓

吳三桂駐守關寧錦防線,軍中不允許帶妻妾,所以吳三桂只能將陳圓圓留在北京。李自成攻入北京後,部將劉宗霸佔了陳圓圓。吳三桂得知消息後大怒,於是轉向清軍乞兵,使六軍披麻戴孝,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站在了李自成的對立面。後來,吳三桂儼然成了清軍進攻中原的開路先鋒。吳偉業在《圓圓曲》中寫到:“慟哭六軍皆素縞,衝關一怒為紅顏”。這兩句詩深刻的提示了吳三桂投降清軍的心態,這個原因幾乎也成為定論。



二,為父親報仇

李自成進入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拷餉,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被捉拿拷打,強逼交銀“止湊銀五千兩”。吳三桂得知父親差點被打死,怒不可遏,於是放棄了投降李自成的計劃,轉而投降清軍,決心攻滅大順軍,為父親雪恥。但是最後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李自成兵敗逃回北京,起義軍以他全家性命相威脅的時候,吳三桂態度冷漠,選擇了置之不理,結果全家三十多口被殺。所以,為父報仇,也許只是吳三桂的一塊遮羞布。


三、階級本性使然

李自成所率的農民起義進入北京後,基本保持著農民起義軍的本色。吳三桂曾經有過投靠李自成的想法,但那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利益的政治投機。尤其是當他知道李自成在京城拷掠明朝降臣後,他對李自成的幻想就全部破滅了。因為吳三桂覺得李自成鼠目寸光,成不了大氣候,跟了他沒有前途和希望。而清朝對他則是高官厚祿的許諾,出於大地主階級的本性,為維護本階級利益,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也必然會做出投降清朝的選擇。

總結,無論吳三桂投降清朝的理由有多的充分,但歷史證明他只不過是一個在利益面前左右投機的小人。我們也把吳三桂罵作漢奸,因為他在民族大義面前,既無底線也無操守,他的眼裡看到只是日後的榮華富貴。


國史春秋


拋開問題本身不談,在那麼一個錯綜複雜、風雲際會的年代,吳三桂大致有四種選擇:

1、繼續扛起明朝大旗。儘管吳三桂也知道大明朝氣數已盡,但畢竟還有人心在(反清復明可以說持續到了民國時期),從頭收拾舊河山也未為可知,應該是最佳選擇。可惜此公缺次大志,甚為可惜可嘆!

2、投靠李自成。這個就不多說了,衝冠一怒為紅顏,不管是不是事實,李自成及其起義軍本身也確實是酒囊飯袋,吳三桂也知道此人成不了氣候吧。所以是絕對不可能做出的選擇。

3、投靠多爾袞。這個選擇最大問題,是會背上漢奸、賣國賊的罪名,估計吳三桂也反覆考慮過吧?現在看來吳三桂投靠多爾袞,我們寧願信其也是權宜之計,否則也不會在康熙朝時又行反叛。

4、自立為王。這個可以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優點:搞好了,可以開創一個新朝代。缺點:

自身能力不足,時勢不濟。關鍵是關寧鐵騎再驍勇,也必將陷入腹背受敵之兵家大忌中,北有大清,南有大順,尤其是還缺乏第一種選擇的人心向背,所以必然是死路一條!

由此可見,第一和第四選擇,在本質上,結果是一樣的,死路一條!第二選擇,也是沒有出路的,從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荒淫無度就可以看出其難成氣候。

因此,只剩第三選擇了。或許是先虛以委之,以圖後事吧?!


鍬揚春史


你想多了,一片石大戰前,吳三桂有四萬多部隊,而清軍投入戰鬥的數據是八萬多,分明是清軍的數量是吳三桂的兩倍。

至於吳三桂為什麼要投降多爾袞,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字,自保。因為他沒有李自成那麼多的炮灰,而且李自成也有自己的精銳騎兵,其主力也是因為待遇問題反水的明朝西北邊軍,吳三桂的部隊很難能頂住李自成部的幾次攻擊,所以降清就成了吳三桂的救命稻草。

多爾袞知道吳三桂的處境,所以一直在吊吳三桂的胃口。因為吳三桂最開始聯絡多爾袞不是降清,而是借師助剿,並許以金帛土地這種空頭支票。但是多爾袞可不吃這套,他要的不是割讓的土地,而是天下,所以他一邊下令八旗大軍改變原定路線,星夜前往山海關,一邊和吳三桂打太極。最後撐不住的吳三桂只能跑去向多爾袞投降,並剃頭以示歸順。

但是多爾袞仍然不放心,在一片石大戰初期,多爾袞按兵不動讓吳三桂去和李自成血拼,目的有二,第一就是看看吳三桂納不納投名狀,第二就是八旗畢竟人不多,通過吳三桂看看李自成的真實水平。當多爾袞看到吳三桂納了投名狀,以及瞭解了李自成的實際水平之後,八旗大軍才最終出場,戰鬥毫無懸念的結束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不知道題主這個數據哪裡來的?松錦之戰吳三桂和王僕兩人半夜不遵事先約定先行拔營脫逃,先逃杏山後奔寧遠,中途被清軍伏擊幾乎都是隻身而脫。事後王僕被朝廷斬首,而吳三桂由於在寧遠收攏了松錦之戰逃脫的潰兵阻擋了清軍攻破寧遠而被革職留任戴罪立功。李自成進京後寫信要求吳三桂投降,吳再三寫信給闖王虛與委蛇,答應投降後又中途反悔,回師山海關擊敗了前來接收山海關的已經投降李自成的前明總兵唐通的三千兵馬並收編了這支人馬。此時吳三桂總兵力加上新收編的唐通人馬不足五萬,面對的是李自成進軍山海關的精銳六萬。吳三桂連夜寫信給多爾袞請求援助,而這時多爾袞得知北京被闖軍攻破正打破原先三丁抽一的規矩八旗幾乎傾巢而出進軍密雲,企圖再次破關而入。得到吳三桂的求援信後多爾袞改變行軍路線急行軍向山海關開拔,前鋒到達一片石戰場時至少有先鋒七萬人馬。在李自成大軍和吳三桂血拼一天後,吳三桂逐漸不能支撐,吳於是親自趕到多爾袞大營答應了陣前剃髮歸順。和吳三桂達成約定後,第二天乘著濃霧多爾袞全軍出擊瞬間擊垮了疲勞的闖軍。這就是一片石之戰的前後大約經過。所以題主所問的前提不存在,吳三桂沒幾倍於多爾袞的兵力,反之是清軍遠多於吳三桂。


遠處吹來陣風


首先這個兩倍多應該指的是後來康熙削藩那會,那時候有的,但是在投靠清朝之時,那時候吳三桂手上的軍隊其實是要少於清軍的,考慮到清軍全民皆兵,那個時候滿族人口大概在二三十萬左右,加上包衣奴才,硬湊的話能夠湊出十餘萬人馬,而吳三桂手上不過六萬左右的軍隊,所以說單論實力來說吳三桂是比不過清朝的。但是,吳三桂這個人知兵也善用兵,雖然軍隊少點,但有數萬都是精銳的關寧鐵騎,雖然正面打不過清軍,但是據長城而守的話還是沒問題的,之所以投降清軍也是有部分原因是無奈之舉,首先他本身也是在投靠大順軍李自成猶豫不定的,畢竟李自成是漢人政權,而清朝是滿人,但是後來李自成錯估的估計了形式而做的一系列舉動,和軍事攻擊終於讓吳三桂覺得投靠李自成可能會致使自己陷入危境,身家性命不保。畢竟吳三桂此人也是一代梟雄,視自家性命富貴高於一切的人,所以他便暗地投靠了清軍,想兩邊搖擺,最終在清軍的逼迫下徹底投降,成為了清軍手下的一把利刃。


Y一花一世界YB


一、軍隊沒那麼多,而且比清軍少很多。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當時寧遠孤城不敢攻擊清軍,數量不論,綜合戰力上一定相對弱很多。

二、闖王殺了他的家人,這在古人為不共戴天之仇。

三、崇禎帝死了。為吳三桂投降清軍多了個藉口。

事實上吳三桂自知不敵,一直倚靠手上這點隊伍做為籌碼在和清軍談判。有了第二條和第三條的條件,使他堅定了叛亂的信心,也多了條遮羞布。


難得浮生閒半日


沒有軍響打啥仗啊,只能投靠


yubin181818


那時的明朝已是腐敗到了骨子裡,官方統計的兵力數比實際高出了好多好多,因為要虛套軍餉。號稱20萬可能不到10萬。


小道0796


因為吳三桂根本不知道題主給他帶來了那麼多兵力


日月木各


罪在吳三桂,責在李自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