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专家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结果被中国出土的两件文物打脸

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最为得意的就是通过航海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公元15世纪前后大发展的时代,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而通过新航线使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等地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大洲的交往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有力的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而在此前一段时期,中国的航海事业早于欧洲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领先于英、法、葡萄牙、西班牙等海上强国。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史料记载丢失或因火灾损毁等原因,西方专家始终对中国航海史不予认可,认为当时以中国的技术和能力难以实现远洋航行,尤其是在距离划时代意义的郑和下西洋问题上,始终存怀疑态度。

西方专家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结果被中国出土的两件文物打脸

郑和下西洋画图

实际上,随着经过汉、唐、宋、元几代人的积累和创新,到了明朝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额水平,海上交通空前繁盛。在明永乐至宣德年间的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史中出现了一个高峰,那就是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时期,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强盛、百姓乐业,为了进一步对外扩展海外贸易、宣扬中华文化,决定组织一支强大的船队,前往"西洋"诸国。明成祖命当时的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近三万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一路杨帆远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途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等国,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人员、技术齐备,而且按照远洋航行、军事组织来双重配备船员,在当时堪称领先世界水平的一只海上编队。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西方专家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结果被中国出土的两件文物打脸

17 世纪前期荷兰海军最大的战舰艾米利号

可是也有很多海外专家对此并不认同,认为无论是船队规模还是船只尺寸中国都存在虚夸现象,因为在1492年哥伦布远航时,他们也仅仅是有三艘航船,80余人,最大的船也仅是长长24.5米、宽6米,即使到了17 世纪前期荷兰海军最大的战舰艾米利号也仅仅长40 多米多米。所以他们认为明朝初期的1405年,中国绝对达造不出来长达150余米、宽60余米的巨型航船,更难以形成200余艘的编队。

甚至有的西方人士污蔑郑和下西洋属捏造,不过是凭借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凭空想象罢了。因为确实缺少足够的证据,国内的专家也只能生闷气,直到2001年4月,考古专家在对位于湖北省的明代梁庄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有了意外的惊喜,其中的一项发掘直接打了国外伪专家的脸。

这个梁庄王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还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而且梁庄王生前颇受父亲、哥哥的疼爱,所以得到的赏赐极多,去世后随葬品更是丰厚,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其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带有铭文的金锭,上面赫然两列铭文:“永乐十七年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原来这块金砖是1419年郑和船队第五次远航买回来的黄金所铸造!

西方专家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结果被中国出土的两件文物打脸

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锭

两个月后的2010年6月,南京市江宁祖堂山南麓的一个施工队,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主人为洪保的古墓,考古学家欣喜若狂,这个洪保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虽然只是一个太监,可是他曾是追随郑和下西洋使团的副使,当年跟随郑和七下西洋。专家们都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随着打开墓穴,考古学家心有点凉了,原来洪保墓不点非常简陋而且一之前还被盗墓贼盗挖过。就在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专家发现了

洪保自己生前所写的两块完整的寿葬铭石碑。铭文标题为“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这段话不但再次佐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事实,而且记载了船只的大小和出行的任务。

西方专家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结果被中国出土的两件文物打脸

洪保墓出土的寿葬铭石碑

料在是古代一种容量单位,1料相当于1石。从洪保的铭文中可以看出,洪保这次乘坐的宝船叫大福号,而且是五千料巨舶,五千料,则是排水量为2500多吨的巨无霸。而此前发现的史料记载郑和航海的宝船是两千料,相当于现在排水量1000吨,“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也就是长138米,宽56米。

而洪保作为副手乘坐的船排水就达到2500多吨,超过此前记载的1000吨两倍有余,所以船只一定更长、更宽,至于作为主使的郑和乘坐的船一定更大!至此,西方专家哑口无言,郑和下西洋不但证据确凿,没有任何夸大,而且还谦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