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近日多方消息傳出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9省

目前已明確推遲一年實施新高考改革。

然而,更讓廣大考生與考生家長在意的,是教育部新增的5種新考試!

根據國家的頂層設計,本輪高考改革的重點是“兩依據一參考”,即高考錄取將依據高考統考成績、依據高中學考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這也就意味著,今後的高中生將面臨與現在高考差別很大的5種新考試!

具體是哪些?新在何處?今天小智為大家一一解讀!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合格性考試

科目增至13-14門,必須全部及格!

根據各地公佈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改革後,高中學考合格性考試將包括13-14門: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術或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

其中前9門是傳統學考科目,現行的高中學考就已經有了。後4-5門為新增科目。

考試對象: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

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必修課程為命題依據。傳統9門以紙筆閉卷考試為主;逐步增加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操作測試、外語聽力和口語的考試。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以筆試和實際操作(1-2項實際技能)相結合。

體育與健康,以實地素質或技能測試為主。

考試命題:省級教育考試部門負責制訂各科考試說明,包括各科考試題型、命題原則、試卷結構、計分辦法等。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等級性考試

3+3?3+1+2?ABCDE五等怎麼劃?

相比合格性考試,高中學考的等級性考試變化很大也很具體,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志願選擇,也影響著中學教學和高校招生等多個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異很大,可以說是新高考方案中最複雜、爭議也最大的地方。

考試科目:目前多地方案都是3+3模式,但3+1+2模式也有地方在探討。

01

“3+3”是什麼?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語數外三科,學生們還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偏好等分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於是產生了20種“風格各異”的選考方式。

02

“3+1+2”又是什麼?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各科滿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兩門科目中必選一門,計100分;“2”,指在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門科目中任意選擇2門,每門科目100分。總分是750分。它與“3+3”模式的區別就是在“物理、政治”兩科中增加了一門必選課。

陝西新高考改革,據原定啟動時間為2019年秋季,也就是明年啟動,影響的是2019年的新高一學生,家長要提前瞭解,做好應對。

考試範圍:等級性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為命題依據。

考試命題:省級教育考試部門負責制訂各科考試說明,包括各科考試題型、命題原則、試卷結構、計分辦法等。不排除有的省份委託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等級性考試試題。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全國統一考試

數學不分文理,三大主科命題重點大變

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除英語、日語、俄語外,還新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

因為新高考沒有了文理分科,三大主科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數學不再分開命題。

外語也不再是一次性考試,新高考改革後,外語一年有兩次考試機會,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績計入高考。(請注意甄別兩次機會是指聽力兩次,還是指筆試兩次。從目前來看,大多省份都是聽力兩次機會,而筆試只有6月份統一高考的一次。)

考試內容:包括新課程標準中的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內容。

考試命題:新高考全面實施後,三大主科的命題權或全部收歸教育部考試中心,但很可能繼續保留3-4套不同試卷,用於不同地區。

01

語文命題趨勢變化

國家如今越來越重視母語和傳統文化,對語文的重視將成為長期的政策傾向,所以在高考中,語文的重要性將會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未來高考中,閱讀能力將成為語文考試的核心,閱讀的能力、閱讀量將會提高,閱讀材料的涉及面擴大,閱讀題將更加註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將更為複雜。

此外,寫作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重視,創作多種體裁形式文學作品的能力,將成為考核的方向。而且,對於獨立思考能力和個人觀點的考查,也會逐步走進語文的命題中。

02

數學命題趨勢變化

由於取消了文理分科,改為統一命題,所以數學的難度相對來說將會有所下降。

今後,數學將會著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數學素養與數學思維能力,同時,可能會將數學與文化交融起來,例如將史料與考題結合,考查數學的文化價值。

注重數學思想的發掘,在綜合問題的解決中,要找出其所蘊含的數學思想,例如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與整合、特殊與一般、化歸與轉化、有限與無限、或然與必然。

此外,數學將會重視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動、數學建模活動,以及數據分析與處理的實際應用。

03

外語命題趨勢變化

新高考改革後,聽力是單獨考試,在未來還要加入口語的測試,聽力與口語的比重將會不斷提高。

所以,要重視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卷面考試中,閱讀能力的考查是不斷加強的,同時寫作與翻譯也會增大比例。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自主招生考試

難度日益加大,初審通過率低,最終錄取率高

新高考改革後,重點大學自主招生在新生錄取中所佔的比例會逐步加大。其實,對自主招生的日益重視在近兩年非常明顯。2018年全國共有82.4萬名考生報名參加自主招生初審,競爭非常激烈。

目前及今後的自主招生趨勢是:報名人數越來越多,初審通過率越來越低,複試難度加大,但一旦通過複試拿到享有自主招生優惠政策的資格,被錄取率還是比較高的。

其中,真正屬於“考試”範疇的,只有自主招生筆試。對於這種新的考試,很多高中生並不熟悉。下面進行詳細介紹。

01

自主招生筆試難度

自主招生筆試難度一般高於高考、低於競賽,部分高校筆試試題可能還會涉及到競賽相關知識。

02

自主招生筆試考核內容

綜合統計高校筆試考查科目發現,大多數高校考查數學、物理、語文。部分高校結合具體專業特色設置有附加專業測試項目等。

從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筆試考查來看,自主招生筆試重點考查學生較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文學文化水平,對時事熱點的理解和各類文章的閱讀水平等能力,在考查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也考查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03

自主招生筆試備考

自主招生考試雖然不像高考那樣有考綱範圍,但不代表考試沒有規律。歸根結底,自主招生考試科目、題型與高考有很多共通和相似之處,考查的知識基本在高考範圍內,部分試題也是在高考知識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

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準備自主招生筆試的過程中,科學做法是在高考範疇內先抓基礎知識,注重通性通法建立知識體系,再做適當拔高延伸。此外,研究目標高校歷年自主招生考試真題和高質量模擬題是準備自主招生筆試的關鍵。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綜合評價考試

被無知的人黑得最慘!其實更看重分數

綜合評價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完全是兩碼事!它其實是綜合評價招生(全稱為“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中的一種考試方式。

所謂“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就是大學錄取時,用三個成績來衡量:一是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二是綜合評價測試成績,三是高考成績。這三個成績按一定比例合成綜合成績。

例如不少學校的綜合評價招生,考生錄取分數計算採用下列辦法:

綜合評價分=(高考成績×60%)+(能力測試成績×30%)+(高中學業成績×10%)

從中可以看出,綜合評價招生“綜合”的意思不是說不看高考成績,而是高考統考科目、綜合評價測試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各項都算分。而高考成績在其中的比重只有60%左右。

這也是為何有人誤解:新高考改革方案中的綜合評價招生,只有60%拼分,其餘40%拼爹。因為很多人完全就沒弄懂綜合評價招生的計分和錄取規則!

其實,這種招生方式是和自主招生一起出現的,並不是新高考改革後才實行的。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因此,想參加綜合評價招生的同學,應當從高一就開始準備。因為新高考是“3+3”模式,除了語數外,其他學科從高一到高三都有學業水平考試,考過之後,成績就成了定數,無法再改。因此,應當努力考好每一科,否則,到了高三,不僅來不及,而是無法挽回和補救了。


本文來源:數據及部分內容來源北京高考報

教育部新增5種新考試,高考改革遭質疑!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