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蘋果 iPhone XR?

如何評價蘋果 iPhone XR?

在買XR之前,一直在用iPhone 6s。三年前6s剛剛發佈的時候,趕在首發入手了一臺64g深空灰。這是一臺很不完美的手機,算是apple歷史上問題最多的一代iPhone:背部大白帶很扎眼,還經歷了“芯片門”(三星代工的處理器比臺積電的耗電量高一些,不幸中槍)、“電池門”(低溫時剩餘40%電量手機就自動關機,不幸中槍,去直營店免費換電池,解決問題)和“氧化門”(長期在華南生活,即便一直帶套,機背鋁合金已經出現了不少鏽跡)。芯片門其實可以忽略,因為不同芯片的效能差距實在是微乎其微;電池門apple給免費解決掉了,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氧化門隻影響外觀,長期帶套也不是很在乎。對6s非常滿意,A9強大的性能完全不輸中端安卓機,日常應用運行非常流暢。母親大人的就手機不好用了,想要拿6s來充當微信專用機,才把換機提上日程。

為什麼選iPhone XR呢?

首先排除了安卓機,最大的原因是不想讓手腕上去年才買的apple watch 3成為廢物,再加上在iOS上面買了幾百塊錢的app,iPad也需要和iPhone協同工作,根本沒有任何購買安卓機的慾望。

如果手上有iPad或者mac但還在用安卓,換機不妨考慮iPhone;如果手上有apple watch、airpods甚至homepod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再轉向安卓陣營了。這就是apple的可怕之處,誘惑買app、買配件,再加上iPhone可以和iPad和mac協同工作,提高跳出自家生態圈的成本,結果就是iPhone用戶繼續選購iPhone的概率到了可怕的80%。

其次,個人非常欣賞iOS的UI設計和iPhone的工業設計。iOS的界面和動畫美觀程度甩各家國產廠商的定製UI幾個時代;雖然原生安卓和iOS一樣漂亮,但是安卓對於動畫渲染的優先級不夠,渲染機制也不成體系,導致動畫看起來不如iOS流暢。非常喜歡apple追求對稱設計哲學,所以支持iPhone的上邊和側邊和底邊寬度一致的設計,對劉海也沒什麼意見。再加上非常不能忍受國產系統自帶應用裡面有廣告(其實很多iOS平臺的APP裡廣告也非常多),也用不到安卓極高的個性化定製潛力,懶得管理自啟。可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理性看待iOS和安卓各自的優勢。

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所以只在iPhone XR和iPhone XS之間做選擇。與最開始網上的大家的評價相反,比起XS,認為這次apple推出XR可謂是誠意滿滿。XS MAX比XR只多了雙攝像頭、oled屏幕和3d touch。

XR是對iPhone 8的升級,XS是對iPhone X的升級;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XS是擠牙膏,XR才是良心之作(想黑屏幕分辨率和邊框的同學先坐下,等會兒再說)。良心是因為在數字系列5000-7000這個價位段,apple從iPhone 6那代開始沿用了四年的工業設計終於進化了,四年從6到6sss,這種傲慢又作死的事情只有蘋果才做得出來,誰讓人家在高端市場一直都獨步天下呢。還是覺得XR不夠吸引人?再回過頭看看8p吧。女朋友去年首發的時候買了8p,在香港64g型號賣6888港幣;今年買了128g的XR,香港6899港幣。僅僅多了11塊錢,設計升級,容量翻倍。

如何評價蘋果 iPhone XR?

1. 外觀

買的是紅色版本,雖然之前看過了好幾個上手視頻,但是第一次看到真機的時候還是非常震驚。機身是非常純正的紅色,像極了法拉利經典的紅色跑車漆,雖然知道紅色來自表層透明玻璃的下面,但是看起來就像是整個玻璃都被染紅了,後蓋整體看起來有種流動的質感。

如何評價蘋果 iPhone XR?

這次的外觀升級實在是太大了,設計和質感都進步太多,完全不像是進步了一代的產品,更不用說iPhone 5C之後久違的多彩機身,每個顏色都很出彩。邊框的話見仁見智,

和8p寬度差不多。更喜歡這樣四邊等寬的對稱設計,但是很多人喜歡三面窄邊框+大下巴的設計。這代的下巴真的沒得黑,這是除了iPhone X/XS系列和oppo find x之外最窄的下巴,比很多用cof封裝的oled屏幕都要窄。

如何評價蘋果 iPhone XR?

至於最大的競品華為mate系列,上次路過百老匯看了一下,mate 20確實下巴比XR窄,mate 20 pro/X 和XR下巴差不多。本人不是很在意邊框這件事,XR側邊邊框寬度很寬是事實,但是非常討厭因為邊框就把XR說成不如千元機的噴子,這種人在網上亂帶節奏、混淆視聽,自己發洩爽了卻誤導了一些本來不在乎的人。全面屏有了就行,屏佔比高几個百分點對用戶體驗的提升等於零,絕不能因為屏佔比略低就否定一切,綜合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國內輿論對屏佔比的追求實在是太病態了。

官方的透明殼一直雷聲大沒雨點,所以提前半個月就買了一個Tech 21的透明殼。

握持感方面給滿分,尤其喜歡圓潤對稱的邊框手感,我覺得是有史以來尺寸最合適的iPhone,但是用慣了6s還是覺得XR明顯沉了不少。單手操作還是有點壓力的,尤其是返回的時候夠不到最左邊,強烈要求apple給下面的home條加一個返回的手勢,從最左邊右劃實在是很累。

2. 屏幕

XR身上最大的爭議點是屏幕。這塊屏幕的素質和8p相當,好於所有國產機和手上的6s。

經過實際體驗和各家媒體的上手結果完全一致:“這是一塊頂級的LCD屏幕”。如果算上oled的話,僅次於iPhone X/XS、三星s9和note9,打遍天下無敵手。色準到了平均ΔE=1.4的變態程度,最大亮度700尼特,作為對比,華為mate 20系列的數據是下圖這樣,國產手機的屏幕和iPhone差距真的非常恐怖。

至於分辨率,XR retina標準的屏幕絕對不拖後腿。普通用戶根本不懂分辨率達標之後,色準、亮度和對比度才是評價屏幕的標準,更不懂oled的p排折損。在網上黑分辨率的人,非蠢即壞。當然,XS的屏幕更加厲害,不是因為分辨率,而是因為oled帶來的高對比度和hdr顯示;尤其是hdr,在apple優秀的色彩管理下發揮出了對整個手機市場碾壓級的性能。

如果非要顛倒黑白,說XR是720p屏幕乞丐版的話,那麼基本是在說世界上99%的手機屏幕都是垃圾。

屏幕方面還有個很牛逼的技術,就是對lcd屏幕邊緣完美的切割。lcd要切割成異形屏幕,必須用遮擋的方式,不能像oled一樣真的切掉或者關掉像素,處理不好就會出現漏光等問題。

xr的屏幕邊緣有很明顯的過度,the verge說邊緣用了微透鏡,也有人說是次像素渲染。不管怎麼樣,用the verge的話就是:“This thing is super cool,super apple!”(只有蘋果才能幹出這麼喪心病狂追求極致的事情)。

此外,apple還加入了觸控層120hz刷新,這在業界是絕無僅有的(razer和rog的遊戲手機只是高刷新率屏幕,觸摸刷新還是60hz)。在A12和iOS的加持下,這項來自iPad+apple pencil的新技術使得XR和XS成為了世界上反應最快、最流暢的手機,並且這個紀錄一定會保持到明年新iPhone發佈。再加上還新加入了息屏觸摸喚醒,覺得可以算是完美的lcd了。

總之,這是一塊非常牛的屏幕,不但不應該黑,反而應該點贊,也難怪apple給它起了liquid retina這個新名字。

3. 性能+系統體驗

從跑分上來看,3g ram對比xs上面的4g也沒什麼劣勢。最大的亮點在於A12的能效實在是太逆天了,省電模式開啟的情況下依然很強:CPU單核多核都和845性能完全一樣,GPU超過845 30%,喪心病狂。彷彿A12在說:“來來來,用845的安卓機一起上,只用單手就能打爆你們。”對於華為的麒麟980,A12也勝出很多(華為的數據是單3390,多10381,介於A12省電和滿血之間)。

總結一下:A12的CPU雖然跑分上面提升不多,但是能效比進步很大,不會像A11一樣發熱量較大;GPU足足提升了50%,輕鬆超過845,應該會和半年之後的855(8150?)戰平,能效比方面也應該能和Adreno一分高下。不管是CPU還是GPU,A12又是默秒全+秒未來,沒必要多說了。高性能的處理器不光是帶來的流暢的使用體驗,更重要的是對手機的壽命有明顯加成。雖然之前的6s槽點不少,但是對於輕度使用者來說還遠遠沒到必須退休的時候,給長輩用綽綽有餘。加上XR的續航在iPhone中拔得頭籌,就算是電池衰減一部分也足夠一天使用,XR的壽命應該可以到4年左右,好於安卓的旗艦。有了如此強大的SOC,加上今年新加入的120hz觸控刷新率和iOS神級的動畫渲染,XR和XS系列一同成為了世界上最流暢的手機,沒有之一。

XR的震動反饋和往常的iPhone一樣好,安卓機在這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魅族那個馬達幾乎沒有第三方app支持)。之前用的6s雖然也有線性馬達,但是可能第一代馬達技術還不夠先進,即使升級了iOS12,有很多震動場景沒辦法模擬。用XR打開YouTube的時候,發現主頁刷新之後竟然有一個很輕很舒服的震動發聵,就像是apple watch收到郵件一樣。iOS內置了遠多於安卓的震動調用端口,可以實現非常豐富的效果,經過了線性馬達在幾代iPhone上的推廣,開發者已經把震動反饋融入了日常使用的方方面面。這種感覺也是選擇iOS的一大理由,不管是動畫還是震動,iOS給人的反饋總是比同時期的安卓更加精緻和優雅。

face id 第一次用到,非常滿意。手上經常出汗,就算是6s上面那個二代的touch id,也會經常弄溼弄髒沒辦法識別,只能擦乾淨home鍵才能繼續使用,換了xr可算是解脫了。無論如何個人是完全不懷念touch id的,face ID還支持前置的人像模式和animoji,擁抱未來。

4. 3D Touch VS Haptic Touch

剛剛看完發佈會的時候,還以為haptic touch完完全全替代了3d touch,只是實現的方式不一樣。拿到機器卻大失所望,騙人,憑什麼發佈會上說這是代替3d touch。

目前haptic touch只能在幾個地方工作,比如鎖屏界面上的手電筒和攝像頭快捷鍵、在控制中心彈出額外的開關和菜單,以及在照片中長按查看live photo。平時常用的重按應用呼出二級功能(付款碼、掃一掃等)和重按通知查看詳細信息(iMessage、郵件等)全部閹割掉了。現在的haptic touch是殘廢版的,效果和支持3d touch的手機關閉3d touch基本一樣,haptic touch=沒有3d touch!

幸運的是,前幾天看到的新聞給吃了一顆定心丸:蘋果計劃擴大Haptic Touch在iOS的使用範圍。根據各路爆料,以後Apple會在所有iPhone上用haptic touch來完全代替3d touch,實現後者的全部功能,猜想這項技術還會被用在馬上要發佈的新iPad pro上面。雖然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但是該來的都會來的,也算是彌補了現在的遺憾了。

5. 相機

相機是這代iPhone最大的升級。

看一下和6s、8p的攝像頭對比,一代更比一代大。攝影領域就是這樣,傳感器和鏡頭都是誰大誰牛。前置沒什麼升級,還是X上面的那個做了點優化,女票很喜歡拿去用人像模式自拍。

後置換用了更大底片的傳感器,這是iPhone5s以來第一次升級傳感器的尺寸,提升效果巨大。“底大一級壓死人”,之前iPhone的傳感器一直比主流旗艦要小一檔,雖然鏡頭技術有優勢,但還是經常被在各種發佈會上“吊打”(雖然多數是是田忌賽馬式的),這次終於揚眉吐氣了。

後置的人像模式大有乾坤,比前代增大了傳感器面積,素質上提高巨大。關鍵厲害的是算法上面的提升,在人像模式上面,xr甚至造成了以下犯上的局面,實現了比xs更好的體驗,這是之前萬萬沒有想到的。the verge剛剛評完xs的記者甚至直言:“這顆單攝像頭讓絲毫都不想念xs上面的雙攝。”(隱私原因不po自己和女朋友的照片了,圖片來源會逐一說明。)

首先,xr的人像模式使用廣角鏡頭的視角,等效28mm;xs的人像主要用長焦鏡頭完成,等效50mm。在提供同樣虛化的同時,xr可以容納更多的景物,廣角也更顯人瘦,實現臉小腿長腿長的效果。其實視角方面,攝影上並無高下之分,廣角誇大距離感,長焦壓縮距離感,只是風格不同。但是對於普通用戶,廣角的照片更好控制,在室內更能施展得開。

更重要的是,對於這樣擁有全畫幅相機的攝影玩家,相機拍虛化靠大光圈鏡頭實現:購買一隻50mm大光圈鏡頭只要1000+,已經購買的85mm鏡頭只要3000+就能實現比xr更好的壓縮感和虛化;但是要實現廣角虛化,那就要上索尼家要價10000的24mm鏡頭,是不會只為了廣角拍虛化就購買這麼貴的鏡頭的。雖然也有個便宜的28mm f2,但是虛化遠遠沒有iPhone模擬的f1.4強。xr就為補足了廣角大光圈鏡頭的短板,給女朋友拍照完全夠用,這是xs不可能實現的。其實覺得Apple這裡偷懶了,xs完全可以加上一個廣角虛化的功能給用戶去選擇,可能是因為“儘量少讓用戶思考和糾結”的理念才不給的吧。

如果對於廣角和長焦的視角差異,大家還各有偏好的話,下面這兩樣差別是xr比xs的真正的優勢。首先是xr可以在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依然開啟人像模式,xs要麼無法打開,要麼畫質慘不忍睹,畢竟廣角鏡頭的光圈是f1.7,傳感器也更大;長焦鏡頭就只有f2.4了。

當然,xs有長焦鏡頭,在變焦能力上肯定吊打xr,日常使用中還是很有用武之地的。但是認為,預算不夠買xs的情況下為了雙攝去選擇前代的x還是非常不理智的,因為這代的主攝還是比前代優秀太多。個人在出門旅行的時候是一定會帶專業相機a7m3的,但是xr的拍照能力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令非常滿意,足夠在非旅行的情況下不帶相機放心出門。

至於視頻能力,xr和xs一樣,在整個智能手機領域已經是獨孤求敗了。4k畫質超強,能達到60fps,在24fps的時候還能充分利用超採樣來提升動態範圍;1080p視頻竟然能達到240fps,喪心病狂。作為一個攝影器材控,不得不承認iPhone在亮光下的視頻畫質吊打首發價格在4000塊錢以下的任何相機。認為xr的視頻能力已經可以進行一些嚴肅的創作了,如果想做視頻上傳,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用iPhone就足夠了,並非必須另準備專業相機。

相機方面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加入堆棧夜景的功能。hdr是大家很熟悉的堆棧方式,分別拍攝高光和陰影的細節,然後進行合成。其實也可以拍攝非常多張完全一樣的照片,平均地進行合併,這種堆棧相當於長時間曝光,相比於長曝光還不需要三腳架,被廣泛用於攝影創作。近些年這個功能被加入了手機,只要曝光時間足夠長,夜晚也可以拍出和白天一樣的畫質,甚至超越人眼的視覺能力。華為p20 pro、mate 20 pro、Google pixel 3和小米的mix 3都有這樣的功能。這次iPhone全系都沒有,不知道apple是因為算法還沒調教滿意,還是因為不想讓相機界面太複雜。對比同行的話,xr/xs比起華為mate 20 pro和p20 pro還是落於下風,和mate 20,note 9和pixel 3處於同一梯隊。

dxo說xs的視頻能力不如華為p20是犯了很低級的錯誤的。

結論很簡單,如果偏愛iOS或者沒有系統偏好,XR是5000+這個價位最均衡最值得買的手機。(不推薦XS/XS MAX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升級幅度太小,不如等下一代。)如果偏執於拍照,當然要選華為mate 20 pro;如果追求極致的做工和屏幕,那不缺錢肯定上xs;然而xr作為iPhone在6000檔價位近幾年最大的升級,可以看出apple還是展現出了比以往更大的誠意,haptic touch和單攝人像算法比起擠牙膏的xs甚至更能代表iPhone未來的發展趨勢。

XR主要的問題只有兩樣:拍照缺少夜景模式和雙攝無損變焦,配件非常摳門(慢充+沒有耳機轉接線)。前者其實沒有那麼剛需,後者可以花錢解決,為了更好的綜合體驗,忍就忍吧。

如果能承受高價購買XS系列,不建議今年換機;如果不願意花超過7000的價格,今年入手XR絕對沒錯。XR首發正好趕上雙十一,想入手的儘量領優惠券,集齊優惠券加上打折應該能省500塊錢,用港行的價格入手國行。去年雙11,iPhone 8p降了1000塊錢,大家還以為是沒人買價格崩了,想繼續觀望,但是雙11過後價格就漲回去了,將近一年都沒怎麼變,後悔都來不及。其實雙11打折只是電商為了刺激消費做了讓利,並不是apple會真的降低自己的利潤,每年雙11都會有無良媒體發文“iPhone賣不出去了,價格雪崩”,也是可笑。至於今年的銷售情況,XR肯定賣到爆,成為iPhone歷史上銷售最多的型號;XS賣的最少,XS MAX 銷量也不會差。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apple的產品路線已經完全清晰了:把5000-7000和8000-10000+這兩個價位段分開來經營,XR高端(premium),XS輕奢(luxury)。在可預見的未來,XR的後繼者和XS的後繼者都會保持現在的價位,希望明年LCD屏幕iPhone消失,LED屏幕iPhone價格下探的小夥伴們還是死心吧。明年一定是XS的後繼者大升級,加入新功能,設計上會有變化外觀;XR的後繼者只換相機和處理器,保持鋁合金邊框、單攝像頭和LCD屏幕,開始擠牙膏。二者價位都保持不變,都不可能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