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導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自打電動汽車問世以來

關於其輻射威脅健康的質疑

就沒有停止過

類似的謠言更是層出不窮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從當初的電動車輻射致猝死

再到今天某論壇網友

發表的電磁輻射“掉毛威脅論”

似乎每一項事物要想成功發展

都要經歷一次被“黑”的這一必要過程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那麼到底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

有沒有傳說中的這麼恐怖呢?

下面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常見的輻射分為兩種電離輻射電磁輻射,生活中

我們接觸最多的輻射便是電磁輻射,而且TA幾乎無處不在,只要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就避免不了跟電磁輻射打交道,甚至連陽光也是有電磁輻射的,但是大家除了見香港恐怖電影裡殭屍被射死外,你是不是還沒見過哪個人是被太陽光射死的吧。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而且生活中只要是電器一通電,就都會產生電磁輻射,比如刮鬍刀、吹風機、冰箱,當然還有汽車。

這裡汽車指的是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就連平時常見的燃油汽車,車內也是佈滿了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這些也是產生電磁輻射的源頭。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雖然燃油車和電動車皆能產生電磁輻射,不過大家不必為此擔憂,根據之前專家實測電動車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值的數據為:啟動瞬間的電磁輻射為0.19μT,中控臺液晶屏為0.11μT,主駕膝部為0μT,行駛中腳下踏板處為1.05μT,副駕腳下為18.7μT,後排座位左右兩側分別為0.18μT和0.47μT,算術平均法所得值為2.95μT。

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WHO)的權威標準為100μT,中國與WHO標準一致,英國為200μT,最嚴的瑞典也是100μT,只要電磁場低於這個強度,都是安全的。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專家實測生活中各家用電器的輻射值:筆記本電腦的電磁輻射為10.69μT,手機看視頻時的輻射為18.37μT,顯像管電視機為2μT,液晶電視機為0μT,電吹風后部為9.32μT,接線板插座為2.97μT,西門子電冰箱為0μT,電飯煲為0μT,微波爐面板為19.78μT。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主流家電輻射對比

由此可見電動車的實際電磁輻射值,還沒有手機和電吹風高,害怕電動車輻射的小夥伴,恐怕首先要拜託手機依賴症。而且目前電動車發展是主流趨勢,現在很多國家也都相繼約好,過幾年都要禁售燃油車。如果“輻射掉毛”是真的,屆時馬路上全都是自帶掉毛BUFF的電動車,恐怕哪個國家的領導都不會拿自己國民的毛髮開玩笑。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其實真正讓大家產生恐懼的輻射,應該是在電影大片中或者新聞報道里,看到因為核輻射受傷、破壞到細胞、讓人嘔吐和脫髮的這種電離輻射。像我們這種小屁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是不會接觸到這種恐怖射線。離我們最近的電離輻射也就是醫院的X光和CT檢查了,而且這種照射時間短,強度小,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不足為懼。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至於那些說因為電輻射掉腿毛,甚至“陽痿”的“老司機”,個人覺得你們還需要把問題歸到自己身上,導致掉毛原因的多樣性,因人而異,有些屬於新陳代謝中的正常表現,有些屬於毛囊炎所導致的......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當然了,作為很負責人公眾號的美女小編也特意查找了下部分槓精老司機“掉腿毛”的真正原因,請挪步下圖~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總結:網上謠傳“開電動車掉腿毛”刻意將電動車的電磁輻射妖魔化,製造民眾恐慌情緒的套路,有時候想想,也真是醉了。在這裡我只想說一句,電動E區用所有美女小編的腿毛來保證,電動車的電磁輻射對身體健康,沒影響!

目前電動車的發展乃是大勢所趨,有精力研究輻射的同志倒不如好好想想應該怎麼應對汽油車佔電動車位這一嚴峻問題。

電動車輻射竟然掉毛?這篇報道新能源車主必須得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