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親歷菲律賓華人的信仰

作者 苟振強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什麼?走出國門世居海外的他們還會和我們的信仰一樣嗎?

在菲律賓,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神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它創造了天、地和人,稱為巴塔拉。菲律賓是亞洲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天主教是伴隨著西班牙對菲律賓的殖民入侵而進入菲律賓社會的。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西班牙傳教士登陸這片群島後,為了傳播天主教教義,他們研讀當地方言,自己編寫當地語言的詞彙和語法書籍,同時還把一問一答形式的教理問答翻譯成這些方言。由此吸引了居民帶著孩子來聽傳教士宣講教義。並且言行一致,身為天主教徒,以身作則為當地人舉辦慈善事業,取得當地居民的好感。並且創辦了教會學校,以宗教為核心培養信奉上帝和國王的信徒。正是傳教士的這些有效的傳教手段,使得天主教在菲律賓的中部和北部地區廣泛傳播,並最終成為亞洲唯一的天主教國家。我曾經請教過徐校長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徐校長簡單地解釋說天主教的十字架上有耶穌,偶像多一個聖母瑪利亞。基督教只有十字架,偶像只有耶穌。

而當地華人多信奉佛教,他們有自己的廟宇神佛定期參拜,以求給自己和全家消災祈福,求得平安吉祥。我就曾經親歷過一次當地華人的消災祈福超度大會。

2013年7月16日,我受我的一個劉姓學生家長的邀請,來到當地的佛教寺廟鍾濟善壇作客。

他就是這座寺廟的方丈,年齡約莫40多歲,高個子,一雙大眼睛放射出仁慈和善智慧的光芒。他衣著簡潔,言談舉止溫文爾雅。一口閩南方言讓人如同聽外國人講話般一頭霧水,幸好他精通中菲兩國各種官話方言,和我交談時講的是不太標準但能聽懂的普通話。這位方丈祖籍福建廈門,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廈門上完大學畢業後來到這裡做生意,如今是菲律賓洪門進步黨東棉省支部執行理事長、東棉省菲華工商聯合會執行副理事長、菲律賓中國商會總會常務指導、菲律賓棉蘭老地區鄢市鍾濟善壇主持方丈。劉大哥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為中菲兩國的和平友好發展做了許多工作,是中國駐菲律賓領事館總領事的座上常客。2015年國慶節被中國政府邀請去天安門觀禮。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鍾濟善壇總體上來說是一個佛教性質的寺廟。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正殿,殿門兩邊廊柱上懸有一副藏頭護尾的真書金字對聯:

鍾振仁風遍拂塵寰興古善;

濟揚大道感召世客禮聖壇。

善壇佔地面積約有十餘畝,天朗日清之時,放眼望去:

龍牆獅踞,魚池假山,樹木豐茂,曲徑通幽。樓閣輝煌,疑到瑤臺仙境;雕樑畫棟,卻是人間蓬萊。大殿神仙,栩栩如生。香霧繚繞,煙氣瀰漫。果然佛門修行地,真個清淨好去處。

劉方丈告訴我,他們這裡不流行稱呼方丈,在私人場合也不流行稱呼先生,讓我稱他為劉大哥就好。劉大哥還說,鍾濟善壇的總部在馬尼拉。過幾天這裡要做一個超度亡靈的道場法會,超度兩年前在這裡遭遇洪災引發的泥石流而喪生的1000多亡靈。屆時會有總部的悟非大法師等一行人來誦經作法,並邀請我如果有時間的話來給善壇幫忙,善眾會捐一些功德錢,我字寫得好,就請我做個登記,我就滿口應承下來。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我和學校中文部肖主任等人在此逗留,就前往大殿瞻仰,只見他們的廟裡供奉著五位神仙,他們叫師父。這五位神仙是呂洞賓、張子房(張良)、觀世音、濟公和伍子胥。他們稱呼呂洞賓為純陽師父、張良為子房師父、觀音為蓮臺聖母、濟公為道濟師父、伍子胥為伍員師父。這五位是正神。還有兩位偏神供奉在兩邊,是關帝和土地公。這幾位神仙或歷史人物的事蹟,我大概知道點的就是呂洞賓三戲白牡丹、張子房助劉邦成就王業功成身退、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頭等。從他們信奉的神仙來看,有來自道教的,有來自佛教的,也有歷史人物,在中國不稱其為神的,也被封神了,如伍子胥。而且善壇的弟子也不戒腥葷,可以隨便吃肉喝酒,可以娶妻生子,不必出家修行。這說明早期當地華人來源複雜,信仰眾多,為了團結謀生,他們採取開放包容的態度,兼蓄並收,這也算是菲律賓華人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

我告訴劉大哥,子房師父晚年就隱居在我們漢中留壩,他一聽很高興,說他就是子房師父的弟子,以前鍾濟善壇總部曾經組團去留壩尋訪過師父遺蹟,還讓我看了當年旅遊團在留壩張良廟的合影。他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到漢中來拜謁子房師父。原來善壇每逢吸納新弟子,就要先拜這五位師父其中一位為自己的師父,師父並不是自己選的,而是要請一位通靈的法師請求上仙開示。法師通過請求上仙,上仙會開示,某某師父收你做弟子,於是你就被收在某位仙師的名下。有時候機緣不成熟,上仙會告訴你,法師暫不收納,這個人就只好等待下一次機會。我不免覺得有些神秘,嘖嘖稱奇。

晚上,和肖主任等四人去鍾濟善壇吃晚飯。肖主任告訴我,超度亡靈的道場法會,將在本週末舉行。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7月20日,星期六。一大早就早早地起床,和肖主任等去鍾濟善壇幫忙。有各色人等穿梭往來,一派繁忙,熱鬧非凡。在人群之中,果然就見到了來自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總部的悟非大法師。這位大法師50開外,生得骨格清奇,神采奕奕。一身錦衣袈裟,頭大而圓,矮矮的個子,挺著一個又圓又大的肚子,談笑間健步如飛,並不顯得拙笨,儼然是中國雪竇寺的布袋和尚現世。聽劉大哥說,悟非大法師會扶乩之術。

原來扶乩是中國道教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鸞、揮鸞、降筆、請仙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為鸞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信徒通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

扶乩要準備帶有細沙的木盤。乩筆插在一個筲箕上,在上面固定一支乩筆。扶乩時乩人拿著乩筆不停地在沙盤上寫字,口中念某某神靈附降在身。術士制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頂部懸錐下垂。架放在沙盤上,由兩人各以食指分扶橫木兩端,依法請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畫成文字,作為神的啟示,或與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與人處方。整個過程充滿了詭異神秘!

所寫文字,由旁邊的人記錄下來,據說這就是神靈的指示,整理成文字後,就成了有靈驗的經文了。扶乩來源於古代占卜問神術。人們有了疑難,就通過龜卜、蓍筮向神祈禱,請求神靈指示,預測吉凶,再根據神的指示去辦事。

我有些半信半疑,可肖主任對此興趣濃厚,說是一定要請悟非大法師開示一篇。劉大哥說可以,要等大法師把法事做完,再當面請教。於是我們就分頭忙乎起來,直到下午太陽落山收工回房休息。

第二天是星期天,一早來到鍾濟善壇,只見院內東面牆上張貼著什麼東西,下面人頭攢動,指指點點。聽旁邊的人說,是悟非大法師昨天扶乩,上仙開示一篇乩文,人稱八卦文。我忙走近一瞧,一篇奇文赫然入目:

……

(三)、金枝玉葉為身,綾羅綢緞蔽體,肉食肥嘗,床溫枕暖,閣紅窗綠,伺婢盈房;出則前扶後擁,入則茶湯兼全;貴為官宦名秀,不知前因善鍾;偶犯傷和一語,流為街巷煙花;空羨繁華,終成烏有。牧童雖賤,亦娶一品夫人,介貴公子,多拾敗柳殘花;王孫自驕,章臺走馬;到頭恨滿,鴛鴦無緣;看窗前之雙燕,更感傷懷;醉迷今覺,且看世外仙界;蛇途龍道,百曲千彎,添石鋪陳;康平穩步,兩房籬菊生香;翠松聳嶺,岩石奇巒,景成萬象;趨善橋而轉步,直到靈山,步仙界而登堂,還是凡間醮場;

……

由於走得匆忙,沒有來得及將乩文全文抄錄,只錄了以上這段,是以為憾。作者好像是在感嘆人世繁華如過眼雲煙,世事無常,終成夢幻泡影。感覺作者一定是一位飽讀古書的大儒,可是劉大哥告訴我,他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平時在正常狀態下根本就連打油詩都不會做。至於真相到底如何,至今我也不解,留待專家學者去考證吧。

終於等到法會結束,在劉大哥的幫助下,悟非大法師為肖主任開示一篇乩文:

意在閒中信未來,故人千里自徘徊。

天邊雁足傳消息,一點梅花春色回。

解曰:一切期待,皆有可能,但須等待一段時間。肖主任一臉虔誠地接過乩文道謝。她和劉大哥問我要不要求一篇?我抱著好奇的心態說求一篇。不一會兒,竟然乩文也出來了,旁邊的一位40多歲戴金邊眼鏡、衣著講究的女士做筆錄,我從她手裡接過來一看,上面寫的是一首詩:

教主隱修於留壩,前賢聖地今居家。

錦繡人生憑仁善,回國必定更繁華!

原來是說我家住在子房真人的隱退修行之地,我的前程繁華美好。算是一篇吉卦。我也總算心裡石頭落地,沒有求到什麼讓人擔心的文字,向前致謝返回(悟非大法師沒有收費,至於是否看在我們是客人的份上,不得而知)。

又過了數天,法事做完,悟非大法師返回馬尼拉了。我給劉大哥找來一篇十多年前的關於張良真身的報道文章,題目是《漢中紫柏山發現張良真身洞》。這篇文章是漢中市賈連友先生寫的,見載於《華商報》,文中寫道:

史料中記載,民間傳說中的張良真身洞,最近終於在秦嶺南麓的紫柏山上,被文物研究人員發現。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張良真身洞究竟在何處?史料上有這樣的描述:劉邦來到張良居處,便倒吸一口寒氣。只見一穴石洞,深邃幽靜,洞前瀕臨萬丈深谷,谷岸齊如刀韌。

又據《紫柏山志》記載:“洞口朝東,洞內石炕之上有骨骸一具,形體修長,相傳為留侯真身。”

但千百年來,此洞究竟在何處,一直是鮮為人知。不久前張良廟文管所副所長晏小宏一行4人,在茫茫紫柏山中探古尋幽,找到了一個世代在紫柏山中的採藥人家,在採藥人肖佐權的帶領下,他們鑽荊棘、爬懸崖,終於在海拔約2500米的高度,找到了張良真身洞。此洞位於一線連山、三面臨空的孤峰外側,下面是令人眩目的萬丈深壑。他們一人留守,三人冒著生命危險,手足攀扶著寸寬的岩石,全身緊貼絕壁,一步步接近洞口。洞內高約6、7米,深約8、9米。洞壁有奇形怪狀的鐘乳巖,但未見石炕和張良骨骸。立於洞口,只見腳下雲霧繚繞,耳邊山風呼嘯,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據研究人員分析,此洞險勢與方位均和史料、傳說相符。石炕和張良骨骸可能是清朝戰亂時遭到破壞。

劉大哥見到這篇關於張良真身下落的文章後,驚喜萬狀,認真地讀了三遍。因為他是子房師父的弟子,對師父他老人家充滿了敬仰崇拜之情。這篇文章再次激起了他到漢中游覽尋訪聖蹟的願望。我對劉大哥說,歡迎您到漢中旅遊,我一定為您當一名稱職的導遊。

後來我還到過菲律賓宿霧市的華人廟會定光寶殿,這裡也是既供奉佛教的觀音菩薩,又供奉道教的天尊大帝,有一位道教的神仙,當地人名之為九天祖師或九天公公,是殿裡面的正神。香火旺盛,人流如潮。院內還有一尊姜子牙垂釣的彩色雕塑。來此參拜的大多是華人或華人的後裔,來自福建的居多,其次是臺灣的,其次是廣東的,本土本地的人也有,但是不多。廟會期間,寶殿方免費為香客遊人提供午餐:兩顆煮雞蛋和一碗閩南風味的米線。雞蛋的外殼用紅色色素染得鮮紅,叫人過目不忘,這是我以前所未見過的。

綜觀菲律賓的華人宗教信仰,少了一份門派森嚴,多了一份兼蓄並收;少了一些清規戒律,多了一些人間煙火。之所以如此,是有它的歷史的原因和文化嬗變的原因。無論是天主教也好,基督教也罷,還是佛教道教也好,都表現出人類在早期對天地自然的一種敬畏,他們在天地之間,深感渺小和孤立無援,於是搞一些神佛崇拜,來表達他們對天地造化的敬畏、對萬物起源的迷惑和對平安幸福的嚮往。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未知生,焉知死?”語出《論語·先進》。這是一章耐人尋味的文字,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活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他自己說“敬鬼神而遠之”,他的弟子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此處又是一例。

孔子反對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對不把人世間的事情做好而把時間、精力、金錢都花費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

看來如何對待鬼神和生死,人類思考、辯論了幾千年,至今沒有結束,也永遠不會結束。


在菲律賓的華人他們信仰是什麼?還會和我們國內一樣嗎?


苟振強,男,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人。1977年10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洋州書畫院會員、洋縣書法家協會會員、漢中市于右任書法學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個人藝術簡介在洋縣縣委組織部錄存,先後獲得省市縣各級各類表彰20餘次。工作事蹟被洋縣電視臺2013年10月9日《洋縣新聞》報道、2013年第5期省政府《陝西外事》期刊報道。語文專業一級教師,現在洋縣城西小學及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任書法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