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幾句話試圖說清的《道德經》智慧,越有格局的人越有共鳴!

老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是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一直被認為是玄奧無比的著作,但看你如何解讀,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認為道德經並不遙遠,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恕我斗膽挑些句子來簡單串聯一下《道德經》的思想,若您共鳴,世界光明。

老子:幾句話試圖說清的《道德經》智慧,越有格局的人越有共鳴!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強壯以後就衰老了,這種盛極而衰的規律是不符合道的,因為道是生生不息的,不符合道的東西就會早早的結束掉。老子在這句裡面是勸告我們不要用強,因為強則早衰。老子認為,柔勝剛,弱勝強,才是符合規律的做法。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天下最柔軟的東西,是控制掌握天下最堅硬的事物的,這裡承接了上一句的道理,老子認為用柔,用虛,用靜都是符合“道”的,所以又有“柔勝剛,虛勝實,靜為躁君”的說法,這是老子一再強調的一種道,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如果能靜下心來體會的話,必然大有裨益!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認為這個世界上最接近完美和最值得學習的東西是水,他說:水利於萬物卻不跟萬物爭奪,因為他不跟萬物爭奪,所以天下沒有對手,贏得全天下。不管在商業合作中,人際交往中,都與我們所謂的一些大格局想法不謀而合,比如“多贏”,比如天使投資給你資金與資源,比如先燒錢做電商平臺,燒起消費者習慣再說,所以老子又說“將予取之,必先予之”,而這個比水的“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又高下立顯了。

老子:幾句話試圖說清的《道德經》智慧,越有格局的人越有共鳴!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既然水是最好的標準,那麼水匯成的江海,也是個楷模了,而江海能成為水中王者,因為他處下,所以能承接所有的水源,處下是柔的,所以也是符合道的,看看身邊成功的企業還是個人,莫不是“謙然處下”,因為處下,所以能包容、接納、吸收、進取,成為百谷王者。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所以,金玉堆滿堂,是守不了長久的,富貴又驕橫,是自己給自己找災禍。成功了就退位,才是符合天道的。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認為,飄風驟雨是天道所為,依然沒辦法長久,道法自然,所以人道依然!

這裡只是擷取了老子《道德經》的部分名言,編串而成,是老子如浩海繁星思想的一朵水花而已,但時時的去感受、體會其中的內在奧妙,仍能讓人不斷地警醒自己,提升自己,用更好的狀態與心態去學習,去為人處世,你覺得呢?

老子:幾句話試圖說清的《道德經》智慧,越有格局的人越有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