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搜集夏王朝信息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其實伊尹去夏都進貢,並不僅僅是當一個送禮的使臣,而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各方面的消息,打探虛實。夏桀卻渾然不在意,他看到商如此知錯能改,於是就去掉了心中的芥蒂。誰知一年之後,伊尹回到商都,幫著湯又搞起不納貢這一套。商居然又不進貢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夏桀卻沒有太過憂慮,而是故技重施,而且這次甚至沒有召集自己的軍隊,只是投信給九夷,讓他們發兵攻商,並大造輿論。九夷各諸侯上次被白白折騰了一次,連根羽毛都沒得著,這次又來?於是九夷的首領們便不受夏桀的號召,反而向商湯表示:願意支持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九夷各族早就難忍桀的殘暴,所以藉由這次機會,便紛紛叛離。這使得夏桀的力量大為削弱。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伊尹見夏王已經不能調動九夷的部隊,便對商湯說,現在是時候討伐夏國了。於是湯開始召集自己的軍隊,決定攻取夏都。據說,當時湯的軍民不願出征伐夏。於是湯便在亳都對著自己的子民們發表了著名的《湯誓》當然,這個名字是史官取的,並將它分成了兩個段落。第一段是講清楚商湯興師征伐夏桀的原因,第二段則申明賞罰的規矩。關於《湯誓》的內容,《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商湯說:“父老鄉親,大家都到這兒來,都仔細聽聽我說的話。不是我自己隨便在高臺上恣意妄為、興兵亂,而是因為夏桀實在犯下了太多的罪行。我也聽到你們說過一些抱怨,都是關於夏桀有罪的言論。因為我畏懼上天,所以不敢不去征討。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如今是上天命令我去懲罰他。但是你們可能會說:‘我們的國君不體恤我們,竟然拋開我們的農事不管,卻要去征伐打仗。’你們或許還會問:‘夏桀有罪,那他的罪行究竟是怎麼樣,有多重呢?’我可以告訴你們,夏桀君臣大徵徭役,幾乎耗盡了夏國的民力;而且還加重盤剝,掠光了夏國的財力。夏國的民眾都不願與他合作,為他賣力,所以都在怠工。他們甚至還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寧願和你一起同歸於盡。’夏王的德行已經惡劣到這種地步,所以現在我一定要去討伐他!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來奉行上天對夏降下的懲罰,大家用命,我會重重地獎賞你們。你們不用懷疑,因為我說的話絕不會不算數。但是,如果你們違抗我的誓言,我也會懲罰你們,絕不寬赦。”於是,湯率領軍隊出發,並制定奇謀,派人先繞到夏軍背後,突襲夏都。夏桀倉皇出戰,在蒲州(今山西省運城)被打敗。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夏都已失,桀只好退守鳴條,積蓄力量,準備在此與商軍決戰。困獸並不一定就是砧板上的肉,也可能變成吃人的惡魔。所以商湯不敢怠慢,挑選良車70乘,敢死隊6000人,並聯合各方國的軍隊,開赴鳴條。兩軍終於在鳴條交戰。可是那一天,剛好趕上大雨滂沱,雷電交加。夏軍為躲避雷雨,便都蜷縮在工事帳篷之下誰料商軍卻不避雷雨,腳踩泥濘,勇敢向前,殺聲震天。夏軍節節敗退。夏桀眼見兵敗如山倒,殘局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局面,便帶領500殘兵向東逃到了三朡(今山東定陶北)。三雖然忠於夏王朝,想要保衛夏王。但是其實力實在不夠,被商軍在成耳(今山東汶上北)打得一敗塗地,導致國滅。夏桀失去了最後的依靠,只好繼續南逃,一直躲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氣急敗壞的桀對隨從怨恨地說:“真悔恨當初沒有將湯殺死啊。”此後不到三年,夏桀便病死了。鳴條大勝之後,湯接連西進,掃滅了夏的殘餘勢力。至此,商便徹底打垮了夏。湯在夏都斟安撫了夏遺民後,舉行了祭天的儀式,表示正式接管夏王朝。商湯回師西亳(今河南省偃師市西)後,召開了眾多諸侯參加的“景亳之命”大會,得到三千諸侯的擁護,雖然在數量上不及夏禹的“萬國來朝”,但是統治的地域卻要比夏禹大得多。湯建立商朝後,對內輕徵薄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從而鞏固並擴展了統治區域,其影響力遠至黃河上游,使得氐、羌等部落都來納貢歸服。至此,湯終於取得了天下之主的地位,正式宣告商王朝誕生。由於商湯憑藉武力滅掉了夏,打破了“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所以叫作“商革夏命”。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建立了王朝後,為了區別與夏的不同,湯在各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如,他改變了一年之首的時間定義:夏王朝以一年為一歲,並以夏曆正月初一為歲首;湯改一年為一祀,並以夏曆最後一個月的初一為一祀的開始。他還改變了顏色的貴賤:夏王朝尊崇黑色,以黑、玄為貴;湯則尚白,不僅將衣服改為白色,還將旗幟、器皿、建築、車轎等都改為白色,甚至連祭祀用的牛羊牲畜也都改用白色為主。所以在商代的辭中便經常看到“白牛、白羊、白犬”等字樣。就連記錄國王狩獵所獲得的野獸,也喜歡用白色來記載,比如“獲白狐一”等。此外,湯還將朝見改為白天來舉行,或許也跟其“尚白”有些關聯吧。湯之所以取得開朝的成就,跟其愛民以仁的為政理念,以及知人善用的作風不無關係。以其知人善用來講,湯的左右相伊尹與仲虺,都為湯的功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伊尹去夏都進貢,其實是藉機潛入夏都,蒐集夏王朝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