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爲躲避「大災難」,無奈整體搬遷,如今成爲特大城市!

這座城市為躲避“大災難”,無奈整體搬遷,如今成為特大城市!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但是這五千年前的發展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歷史上也多次出行過重大的民族危機,不過幸運的是在這片土地生活了數千年之久的中華民族,總是能在民族存亡的危機時刻團結一心,保家衛國,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正是因為這種民族感情,才能使我國度過漫長的歲月,才能有著五千年曆史不斷,成為至今世上唯一一個不曾斷過傳承的聞名古國。

這座城市為躲避“大災難”,無奈整體搬遷,如今成為特大城市!

在近代歷史中,黑暗歲月又再次重現,我國多個城市受到重創,其中一個城市為了躲避大災難,選擇了整體搬遷,躲避掉了大災難,如今成為了我國的特大城市。這座城市就是武漢,這座年輕的城市成立於1949年,由武昌、漢陽、漢口三座城市合併組成,名字也是取三個城市的首字。在武漢沒有成立之前,這三城是互不相讓,加上極為優越的區位環境,受到清朝政府的青睞,成為了近代歷史上的工業、商業重地,尤其是在洋務運動時期。

這座城市為躲避“大災難”,無奈整體搬遷,如今成為特大城市!

但是好景不長,從抗日戰爭時期開始,我國的工商業發展就受到了打擊。當時的日軍叫囂著三個月之內拿下中國,並且宣稱拿下武漢,就能掌握中國的命脈,所以為了避免武漢受到“大災難”成為下一個南京,當時的政府決定,把武漢整體搬遷,也就是想我國的西南地區轉移,先把武漢多年的工業、大學,醫療等重要資源轉移到安全區域,為此躲避了大災難。直到1949年,新中國城市,武昌、漢口和漢陽合併成武漢,武漢一舉成為我國特大城市。

這座城市為躲避“大災難”,無奈整體搬遷,如今成為特大城市!

這幾年來,我國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勵了,作為中部特大城市的武漢也沒有掉以輕心,雖然現在的經濟實力距離我國一線城市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在我國第二梯隊中,武漢可是牢牢的佔據一席之地,位列新一線城市榜單,是我國“第五城”最有力的競爭者。在中部地區,沒有像東部眾多明星城市林立,這裡實力最強的城市就是武漢,所以在國家的定位以及政策方面,是其他中部城市不可比擬的,假如未來國家有意增加一個直轄市,武漢也是有機會的。

這座城市為躲避“大災難”,無奈整體搬遷,如今成為特大城市!

武漢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就是有著良好的交通環境,這裡水陸空交通發達,也是中部地區唯一一個可通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那麼作為中部最好的城市,如今乘上了我國的高鐵發展列車,被打造成高鐵城市,再加上向外擴散的沿線高鐵網絡,未來可以直達全國所有重要城市,那麼武漢的發展指日可待了。

對於武漢的發展,各位是不是很期待呢?歡迎留言評論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