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不動,琴則不亂

心若不動,琴則不亂

《壇經》中雲:“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風吹幡動,不離風、不離幡、不離心。若離風則幡不曾動,若離幡則不見風動,若離心則不知何為動。

這個道理用在古琴上也聽合適的,琴、人、心,是彈好古琴的三個重要因素,人在,心在,而無琴,則只能空想;琴在,人在,心不在,則胡亂彈彈,與噪音無異;心是隨著人而走的,人不在,則心亦不在。

古琴三因素中,我們常見的是琴在,人在,心通常遊離在外,這種不在可不是那種心遊太虛,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而是人在彈琴,心卻不知道想著哪裡,多半是被一些雜事所困擾。雖然說,時間上彈的確實是不少,但效果確實很一般,如果才能將心收回來呢?

彈琴之前,將一些該處理的事情處理掉,人心總是無二用,分心了,什麼事情都難以做好。再將琴桌琴凳以及彈琴的周邊打掃乾淨,拂去灰塵,整潔的地方總是讓人心情舒暢,如果亂糟糟的,會影響到心緒,心緒煩躁了,自然也彈不好琴了。再將一些能產生噪音的物件儘量關掉,比如手機,比如電視什麼的,你想,一會彈琴,一會兒再看手機,怎麼能彈得好?

心若不動,穩如泰山,那琴聲自然穩健,不浮躁,不亂。心若一動,琴聲也跟著亂動,彈者不悅,聽者不爽。心無雜念,琴聲才能空靈剔透,彈好琴,先修心,心中有太多的雜念,心中有太多的浮躁,都彈不好琴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穩如北辰,眾星環繞,以心彈琴,琴意悠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