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什麼意思?

寵物物語


農村俗語往往是古人多年經驗的總結,但在流傳的過程中,經過口口相傳之後,目前我們理解的意思是否真的是原意?其實誰也說不清,就好像傳話遊戲一樣,慢慢可能和最初的意思相差比較遠,當然也有可能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關於“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人不進廟:第一種說法是古時候廟裡寶器較多,一個人進去,萬一廟裡丟了東西責怪你,你就解釋不清了;第二種說法是一人進廟,容易被不良的和尚陷害;第三種說法是寺廟乃鬼神之地,所以一個人進去很危險。

二人不看井:第一種說法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兩人一同去井邊,有可能會被陷害;第二種說法是萬一同伴不小心掉入井中,百口難辯。

三人不抱樹:第一種說法是類似於三個和尚沒水喝,抬樹只需兩個人,三個人的話如果其中有人偷懶,很難看出來;第二種說法是抬樹的時候如果是三個人,走在最前面的人很容易被陷害。


土地論壇


是古人對於人性、生活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古人對於生活的總結。

一人不進廟

一個人外出投宿千萬不要到廟中去,這當然說的是封建社會。因為那個時候寺廟比較多,但是並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寺廟。有的是打著寺廟的幌子,在背後行淫蕩之事。

Δ假和尚

在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中,就有一個這樣的寺廟。寺廟上下幾乎全部的和尚,都是這個寺廟主持的兒子。他曾經是採花大盜,把女人擄來發生關係。後來想出家做和尚,偽裝成領養這些孩子。

明清時期有的寺廟很靈驗,求子必得子。是因為女施主求子留宿,丈夫沒有生育能力。半夜和尚來非禮,為了名譽很多人選擇忍氣吞聲。也有很多是謀財害命的假和尚。

沒什麼事,一個人不要出去瞎溜達,世道這麼亂容易出事。

二人不看井

為了避免嫌疑,或者是避免別人害自己。萬一有人想害自己,推自己一把。掉入深井,不死也是半殘。別看現在沒有,古代這種事情很多。除了深井外,就是河邊、懸崖等地。而有的人想不開要自殺,就你們兩個人,萬一真的掉下去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Δ深井

沒什麼事,兩個人不要瞎出去溜達,出事了百口莫辯。

三人不抱樹

抱樹其實是說抬樹,和三個和尚挑水的道理是一樣的。兩人都得使勁,因為一個人抬不動。三個人中,很有可能有一個人會偷懶。

還有就是怕被害,如果兩個人真的想害另一個。三個人抬樹的時候,故意累其中一個人,甚至是把那個人累吐血留下病根。

Δ配圖

如果可以,做事多個心眼,到時候被人賣了還在替人數錢。

總而言之,這幾句俗語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凡事都要留個心眼,畢竟人心隔肚皮。


史之策


很多俗語都是古人經過幾千年勞動、處事而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每句話都有很深厚的含義。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後面還有一句“獨坐莫憑欄”,細細品來,大多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和“避開瓜李之嫌“之意。

一人不進廟:

首先,古代的廟宇都備有功德箱,像一些香火旺盛的廟宇功德箱的善款也相應豐厚,如一人進入廟宇,最後被人發現功德箱的善款被盜,自己也洗脫不了嫌疑。與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是一種意思。



其次,廟宇裡面的金雕泥像大多面目猙獰,舞槍弄棒,一般陽氣不足的人進了廟宇,孤零零一個人容易受到驚嚇,重則會神志不清。

最後,古代廟宇僧侶出身混雜,人品良莠不齊,比如《水滸傳》裡的魯智深就是個殺人犯(雖然花和尚是好人,但也說明古代僧侶門檻極低);《西遊記》裡好色的和尚;更有甚者《紅樓夢》裡的老尼姑都做些謀財害命的勾當。如果一人進廟,冷不丁冒出一個狠毒的僧侶,將你一刀畢命,錢財拿走再遠走高飛,到時呼呼哀哉。

二人不看井

兩人坐在井邊觀看,容易引發落水事故,比如對方不小心失足落水,或者對方有自盡的念頭,一旦出了人命,自己會被作為懷疑的對象,百口難辯。



其次,人心難測,你永遠猜不透一個人的心思,即便再好,都有害你的時候。比如《西遊記》裡的烏雞國王,原本跟最信任的國師漫步御花園,誰知被推至井底,含冤三年。

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甚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三人不抱樹

古時候有三個好朋友小王、小劉和小張。來往久後小劉和小張便對小王的嬌妻和不菲的積蓄起了意,意欲佔為己有。兩人便商量法子害死小王。

他們找藉口邀小王一起抬樹,並讓小王抬在前面,到了下坡時,兩人約好一齊降低身體,將樹木重量直接壓在走在前面的小王身上,小王一時沒有準備,身體受到極大壓力,內臟俱裂,吐血而亡。



其次,還有一種情況是三人抬樹,大家都會有偷懶的念頭,都不想出力,結果最後樹也抬不成了,有種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意思。

獨坐莫憑欄

在古代,有一個人拜師學劍,經過日以繼夜的埋頭苦練,最後他的劍術比其他師兄弟的都要好,大家暗地裡很嫉妒,欲除之而後快。

因這個人有練劍後獨坐憑欄的習慣,有一次,有人便偷偷鋸掉一塊欄杆,並以同顏色泥土沾好,當夜,此人練劍完畢又來獨自憑欄,不想欄杆一斷直接掉入水中溺亡……




此外,一個人獨自憑欄容易多愁善感,悲春傷秋,引發厭世的情緒,再看著底下青水碧於天,緩緩流動的水波讓人覺得親近,會不由自主要往下跳,白白失去一條生命。

這是教人防患於未然。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古人總結的俗語都含有深厚的底蘊,雖然具體是誰總結的無據可考,但其蘊含的人生哲學、處事經驗可令我們受益一生。


微影悼紅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這句話是農村廣為流傳的俗語,是勞動人民從千百年來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在我看來,是勞動人民對人性的深刻披露,把人心隔肚皮、防人之心不可無等,表達得很貼切,可以說是一針見血。這句話具體總結於什麼朝代,已經不容易考察。

整句話應該為: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簡單地說,就是,“獨自一個人行走的時候,不要隨便去廟裡轉,兩個人的時候不要一個人隨便跑到井邊去查看,三個人的時候不要一起抬木頭或重物;自己一個人獨坐的時候不要坐到池塘邊沿上”。

這些話不是空穴來風,每句都有其典故和來歷,是血的教訓。從典故中,人們能夠更深刻地領會到這幾句話裡邊的涵義。

一人不進廟。在古代,廟宇常常處在偏僻地方,是壞人躲藏和聚集的地方,一些心術不正的和尚也乘機渾水摸魚,幹起了欺男霸女、傷天害理的勾當。傳說在唐朝末年,有一個寺廟的住持見到別人的財物後起了非分之想,於是,就多次謀殺入住寺廟的商人,順手拿走人家錢財。後來,終於東窗事發,被官府抓捕。從此後,人們就告誡,若一個人進入寺廟時,千萬要格外小心,防止引來殺身之禍。

二人不看井。意思是說,兩個相識的人在一塊時,其中一個人不要隨便跑到井邊去觀看,萬一旁邊那個人起了歹意,順手將你推入井中,你連證人都找不到。

據說,北宋年間,有兩個人結伴同行,準備進京趕考。其中有一個人不但家底厚而且很有學問,並且隨身攜帶了不少金銀珠寶。另一個人對自己趕考心裡沒底,又擔心同伴搶了自己的風頭。於是,便懷恨在心,心中滋生了加害同伴的惡意,並且一直尋求下手的機會。當路過一口井時,兩人正好也口渴了,於是,想害人的人跑到井邊,對同伴說:你看,井水這麼清澈,你先喝幾口解解渴。同行者沒有多想,趴到井邊開始喝水。才喝了幾口,便被害人者順勢推入井中,很快被淹死了。後來,這件事傳開,民間便有了“二人不看井”的說法。這句話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人活在世上,“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二人不看井還引申出了另一種說法,就是,兩個人在井邊時,如果一個人不小心失足落入井裡,因為只有另外一個人在現場,別人評起理來,他會百口難辯,有理說不清。

三人不抱樹。是指三個人一起抬一棵大樹或其它重物時,不可能每個人都會自覺地齊心協力,總有人會偷懶,出工不出力,給另外的人增加負擔和危險。

這個情形如同“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揭示了人自私自利,幻想不勞而獲,逃避責任的一面。


鴻鵠迎罡


這句話的完整版:“一人莫入廟,雙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獨坐莫憑欄”

老九首先從字面意思上與大家來分析:即一個人不進廟,兩個人不一起看井,三個人不一起抬樹,一個人獨坐的時候不要憑欄遠眺。

古人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有著耐人尋味的道理,往往暗示著一些行為準則或者一些令人毛骨悚人的禁忌!

1.“一人莫入廟”的意思往往有兩種

其一,廟裡往往有很多稀世珍寶,如果廟裡有珍寶遺失,那這個人就有很大嫌疑,為了避嫌;

其二,特別是古廟,可能有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同時也有可能是一些犯罪分子的藏身之所,一人不進廟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2.“雙人不看井”

“二人不看井”的意思基本是沒有爭議的,就是說你沒法保證另外一個人是否心懷不軌,推你下去。

同時,也為了避免另一個人失足落水而自己成為嫌疑犯!“二人不看井”典型的案例就是西遊記中烏雞國國王被妖怪變的國師推入井中。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3.“三人不抬樹”

是不能三個人扛一棵樹,三人扛樹會有人涉嫌偷懶。

就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是一樣的。

也有典故:兩人要加害一人,(不想害命之想害病)於是創造機會三人同時去抬一棵大樹幹,這倆人勸被害之人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後一人抬中間。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後,中間之人俏俏的向後顛去,和後面的人同抬一頭。而且前面之人還看不著,一段路後前面的人被壓垮,內臟負傷,得了血嘮,還不知是別人加害。

4.“獨坐莫憑欄”

是一個人獨坐的時候不要憑欄遠眺,這樣容易引起傷感,消磨鬥志,甚至有可能一時想不開跳下去掛掉。

有典故說:一個練武的人,武功高強,但不擅長游泳,同們師兄弟嫉妒與他,欲有加害,又打不過他,但知他有晚上練功之後有倚池塘之欄靜思的習慣,於是就用鋸子把木欄鋸斷插好,並用與木欄同色的泥吧糊好,晚上他練功後倚欄休息,一下翻到了塘裡。

同樣的諺語還有很多,諸如 “一人莫進寡婦門”、 “瓜田不提鞋,果下不伸腰”、“出門先看天,未晚先投宿。過橋先下馬,有路不蹬舟”等等。這些都是古人成百上千年以來智慧的結晶,是對後人為人處世的勸誡!

老九看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生在世,須步步謹慎,三思而後行,小心駛得萬年船!

聽老九談歷史,講點不一樣的風花雪月、趣事奇聞,蕩氣豪情。關注 歷史段老九,不斷與你暢享歷史情懷,做你的歷史情報局。


歷史段老九


俗語道: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其實這句話的原意是用來警醒後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那麼這句話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又有什麼典故呢?

古人圖

一人不進廟的典故:唐朝末年一個商人晚上住進一座寺廟,寺廟住持見財起意將其殺害,後來官府破獲此案捕獲兇手後這個事情流傳開來,人們便告誡後輩一個人切莫進入寺廟,因為寺廟僧人多有不良之輩,因而見財或見色生出歹意從而丟掉性命。

寺廟

二人不看井的典故:北宋年間有甲乙二人同時進京考試,其中甲的成績要好些,而且還帶有很多的錢財,乙一路上就心懷叵測,怕甲搶了他的頭名,一直便有加害之心。一路上一直尋找機會,苦於天不作美、無法下手,行走間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口井,兩人正是口渴之際,他跑到井邊,向甲招手,你看這井水多麼清澈,甲高興的跑到井邊,伸頭觀看,意欲取水解渴,不料,乙突然把他推了下去,這人去了心病,得了錢財,揚長進京趕考而去。

古井

三人不抱樹的典故:開封府有三個人------甲、乙、丙,平時很是要好,來往久了之後甲乙分別喜歡上了丙的財產和老婆,於是決定設計害死他。於是創造機會三人同時去抬一棵大樹,甲乙倆人勸被丙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後一人抬中間。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後,中間之人俏俏的向後顛去,和後面的人同抬一頭。而且前面之人還看不著,一段路後(特別是下坡路),前面的人被壓垮,內臟負傷,得了血嘮,不治而亡,到死都不知是朋友故意害他的。

獨坐莫憑欄的典故:青州府有一練武之人,武功卓卓,但不會游泳,同們師兄弟嫉妒與他,欲有加害,又打不過他,但知他有晚上練功之後有倚池塘之欄靜思的習慣,於是就用鋸子把木欄鋸斷插好,並用與木欄同色的泥吧糊好,晚上他練功後倚欄休息,一下翻到了塘裡淹死了。

幾個典故的的案例都是被官府清官所破,害人之人,都被判了斬刑。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我們防人之心切不可無,世上貪財貪色之歹人畢竟還是有的,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應多張心眼。

在農村關於做人的道理很多,其中流傳廣泛的就是“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乍一看不明所以,但是仔細想來卻是心都涼透。一人不進廟:從敬畏鬼神的方面想,廟多為鬼神的地界,貿然一個人的時候進去總是容易衝撞了神靈。另外廟還有陰陽之分,據談陰廟裡供奉的不是神,所以在不確定陰陽的情況下還是不要的好。從社會性的方面想,一個人進廟,萬一碰上廟中有什麼古董失竊,一個人也沒有個證人,容易被冤枉,從而招惹是非。

圖源網絡

兩人不看井:井邊常年積水,易長青苔,兩人在井邊看容易掉下去,沒有第三方作證,很難證明對方不是自己推下去的,平白要受牢獄之災。另一方面來說,恰恰相反,只有兩人在場看井,被對方心存歹念故意推下井,這是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所以在兩人的時候不要因為好奇,貪玩去看井。

圖源網絡

三人不抬樹:據說古時候有兩人要加害一人,兩人就創造機會三人同時去抬一棵大樹幹,這倆人勸被害之人去抬前面,剩下的一人中間一人後面。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後,中間之人俏俏的向後顛去,和後面的人同抬一頭。而且前面之人還看不著,一段路後前面的人被壓垮,內臟負傷,久了成病,還只當自己是勞累的。

古人諺語總是簡潔又直白的告訴我們各方面的道理,而這些文化的意識只有在農村在能完整聽到了。


用戶154312417


古人有句話:“一人不入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這句古話是有什麼含義呢?

一人不入廟:廟裡都是佛像,有面目慈善和藹的,也有凶神惡煞、青面獠牙的,再加上廟裡煙霧繚繞,一個人尤其是大晚上進去,難免不寒而慄,感覺陰森森的。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廟裡多有無良的僧侶或主持,遇到孤身一人想在廟裡借宿一晚的,就會趁機敲詐勒索,欺男霸女。

二人不看井:傳說有兩個讀書人結伴進京趕考,其中一人較之另外一人更有才華、更富有,稍遜一籌的讀書人因害怕對方比自己優秀而搶了自己的頭名,所以一直心存歹意,想殺害他。恰好路上看見一口井,於是招呼同伴來井邊喝水,就在同伴低頭向井裡張望時,他一把將同伴的頭按到井裡溺死了同伴,並拿著錢財揚長而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避免“背黑鍋”,如果一人不慎跌入井裡或是自尋短見,另一人終是百口莫辯,脫不了干係。

三人不抱樹:也是有一個典故。據說有三個人,其中兩人慾合謀加害第三人,於是哄騙他一起去抬樹。在抬樹的過程中,合夥的兩人一人在中間,一人在後面,第三人獨自一個在前面扛。就在大樹慢慢抬起時,原本應在中間的人悄悄地往後挪,和後面的人一起使勁,將樹的重量都壓在前面的人身上,慢慢的前面的人不負重壓被壓垮,五臟受損得了血嘮,卻還不知是受人加害。

總而言之,這三句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防人之心不可無。


老照片


農村總有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什麼意思?

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民俗諺語,採用簡單詼諧的語言風格,告訴人們發人深省的道理。初讀來覺得淺,仔細想來卻也確實如此,這句民俗諺語就是這樣,平淡無奇,卻包含了對很多人性醜惡的分析,例如貪婪、虛偽、懶惰、狡猾、邪惡等,當然從深層次來看也告訴人們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下面我談下我對這句話的看法:



第一“一人不進廟”講的是人性中的貪婪和虛偽,告訴人們做事應該多留個心眼。在寺廟中會有很多的前來上香的香客給的香油錢和一些貴重物品,所以一個人進寺廟如果廟裡丟了東西,就極有可能會誣陷到你身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還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寺廟中會有一些假和尚,利用自身在寺廟生活的一些文化話語霸權欺騙一些想生子的女性來與其發生性關係,一些女性礙於面子,即使吃了虧,也只能忍氣吞聲,一個人前去寺廟的話,就很容易遭受到侮辱,但是兩個人的情況就會好很多了。現在這句諺語的實用性則比較差,畢竟好多寺廟都變成了旅遊景區,想一個人進去也不大可能。


第二“二人不看井”講的是人性中的慾望和自私,告訴人們要去防範身邊的人。二個人看井就要小心同行的人,因為貪戀你身上的錢財,心生歹意,將你推下井,這樣的話即使他殺了你,也不會有人知道是你將他殺害的。換一種說法,假如是你的同行的人自己掉入深井,你作為朋友你應該如何向別人去解釋這件事情的發生,又有多少人會相信他是自己掉下去的呢?出於自私和自我保護,一定要留個心眼,以免發生這樣的事,百口難辯。所以在現在的工作中大都講究團隊工作,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出於自身的慾望去出賣團隊,去陷害團隊其它成員。



第三“三人不抱樹”講的是人性中的自私、狡猾和懶惰,告訴人們應該注意均衡責任,小心偷奸耍滑者。想起了“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三個人抬木頭,一人居中,兩人居側,任何一個人位置的移動都會加重其中兩個人的工作負擔。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本來是幾個人做同一件事,總會有人去偷奸耍滑,把原本屬於自己的工作壓到其他人身上。因為懶惰的本性,所以總能給自己偷奸耍滑找到理由;因為自私,注重個人得失,所以更加懶惰,更加狡猾。任何一個要素的出現,都讓你在你生活的集體中面目變得更加讓人憎惡。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們第一天睜開眼睛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眼睛裡面是如此的澄澈通透。隨著一點點長大,自私、邪惡、貪婪、狡猾,逐步佔據了我們內心的全部,我們的眼中變得混濁不堪,看的見很多東西,卻看不清許多東西。人生而為人,為性善,讓我們一起做乾淨、善意、有力量的人。歡迎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老農民說事



一人不入廟:

故時廟觀之中多有不良之輩住持,一個人行路晚間逢廟欲住,無良僧侶見錢財路費,頓起歹心,容易遇害。 二人不看井:有兩人同時趕路進京趕考,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文才略優,並還帶了豐厚的盤纏,另一人一路上就心中惴惴,怕同伴搶了他的頭名,一直有加害之心。於是一路上尋找機會。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個井臺,兩人正是口渴之際,他跑到井邊,向同伴招手,你看這井水多麼清洌,文才之人高興的跑到井邊,伸頭觀看,不料,無良之人,手按他的頭一下按到了井裡,無良之人去了心病,得了錢財,揚長而去。 三人不抱樹:兩人要加害一人,於是創造機會三人同時去抬一棵大樹幹,這倆人勸被害之人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後一人抬中間。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後,中間之人俏俏的向後顛去,和後面的人同抬一頭。而且前面之人還看不著,一段路後前面的人被壓垮,內臟負傷,得了血嘮,還不知是別人加害。

二人不看井:

兩個人在一起的話不要看井,兩個人的因為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其中一個很有可能會被另一個心懷不軌的人推下去。

所以想要一起看井就一定要先確定對方的真心,確定是不是深深信任。

但個人更傾向於這一說法:二人觀井倘若一人失足墜井,另外一個人也是百口莫辯。

三人不抱樹:

是不能三個人扛一棵樹,三人扛樹會有人涉嫌偷懶。

就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是一樣的。

瓜田不提鞋,果下不伸腰:這個應該就很好理解了吧,是怕被人懷疑自己有偷盜行為。


笑搞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們出門前,總會被老人叮囑,“一人不進廟,兩人不觀井,三人不抬樹”。

每次聽到,總讓我們毛骨悚然。

那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深層含義呢?

我們先來看看一人不進廟。

村裡老人經常說,廟裡的主神各有各的屬性。

而且很多都張牙舞爪,看著讓人心生畏懼。

若是沒有廟祝的指引,一不小心得罪了主神,可能因此惹來麻煩。

再加上,廟裡偶爾會有惡僧掠人錢財,有歹徒謀財害命。

所以,進廟時最好結伴而行,切勿單獨行動。

相傳兩個同鄉一起進京趕考,其中一個怕被另一個搶去了風頭。

在二人井邊喝水之時,那人便把另一人推入了井中,因此兩人不觀井就流傳開來。

它的意思就是,提醒人們時刻提防一些心懷不軌的人。

當然,它還有著另一層含義,假如兩人一同觀井,其中一人不慎掉進井裡。

即使另外一人什麼也沒做,那也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最後,三人不抬樹的含義與三個和尚沒水喝,有著異曲同工之意。

一棵樹分兩頭,若是在中間抬著的人向後移一些,那麼所有重量都將壓在第一個人身上,嚴重可能會使其壓出內傷。

為了自己偷懶不惜去傷害了他人,而被害者可能連怎麼回事都不知道。

其實,這三句話總結過來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老人用這通俗的三句話,實際上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人生的大道理。

關注老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