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克欽人與漢人有什麼關係?


緬甸克欽人與漢人有什麼關係?


大家知道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該國有克欽邦,主體民族是克欽族。網絡上一些鍵盤俠什麼把他們說成是中國過去的民族,該邦都說漢語,似乎那裡就是另一個漢族國家。真的是這樣嗎?


緬甸克欽人與漢人有什麼關係?


克欽邦是緬甸聯邦東北部的克欽族的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 東部與中國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接壤,北部與中國西藏林芝市察隅縣相鄰,因為該邦的主體民族是克欽族,所以說克欽人的母語克欽語。

一、克欽族

緬甸克欽人與漢人有什麼關係?


(克欽族美女)

克欽族不是漢族,也不說漢語,他們是跨國民族,是一個單獨的民族。

在中國,這個民族就叫景頗族,所以,就如你不能說景頗族就是漢族一樣,他們跟漢族是不同的民族。

中國這邊,在民族地區,都教漢語,所以中國的景頗族說漢語,但不代表在緬甸的克欽族說漢語,他們說自己的母語克欽語,他們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民族,有自己的獨立組織和軍隊,如果某個鍵盤俠到那裡,說克欽族就是漢族,你們說的語言就是漢語,估計要捱打了。

從人口說,克欽族是緬甸的第六大民族,人口大約有100萬多萬,主體部分是在克欽邦,另外在緬甸的撣邦、實皆省也有分佈。

有一種說法,克欽人的祖先最先生活在蒙古草原南部。

但克欽人與蒙古人不同,而且也不屬於阿爾泰語系,而是屬於漢藏語系。

也有說法,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這說法,我感覺比較可信。

克欽人在歷史上有象形文字,最初他們把這種象形文字寫在牛皮上,傳說是由於戰爭途中沒有食量,把牛皮文字燒吃了,遂失傳。

現在克欽族傳統服飾上有些圖案,據說就是當年的象形文字遺存。

現在的克欽文字為19世紀末美國浸禮教會傳教士首先創制,後又經過改良而成。

二、克欽邦

1947年2月,緬甸為了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建國,克欽族和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等族的領導人簽署了《彬龍協議》,9月形成一部以《彬龍協議》為基礎的《緬甸聯邦憲法》,這是一部“邦際協議建國憲法”,憲法約定了各民族邦有高度自治權和獨立自決權,同時約定十年內不得獨立。換句話說,十年後是根據自願是否還留在緬甸。

1948年緬甸正式獨立,當時成立了克欽邦,邦首府在密支那。規定每年1月10日為邦慶日。

但在十年期滿後,緬族領導人加強集權,不讓克欽獨立。於是克欽領導人研究決定,於1961年10月25日成立了克欽獨立組織,在此之前的幾個月,1961年2月5日克欽人民解放軍成立(英文翻譯為“克欽獨立軍”)。

緬甸克欽人與漢人有什麼關係?


現在克欽人不愛過那個緬族人定的1月10日邦慶日,而更為重視10月25日克欽獨立組織成立的日子。今年的10月25日,是克欽獨立組織KIO成立58週年紀念日。

克欽獨立組織和獨立軍自成立後,就開始與緬甸軍隊作戰,早期確實得到中國的大量援助。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停止了援助,開展國內改革開放搞建設,自然沒有資金去支持他們。後加上緬甸一些人挑撥離間,現在他們似乎已經遠離中國,更與美國等西方國家走的比較近。

應該說,克欽人還是英勇善戰,雖然他們只是民間武裝組織,但打起來,緬甸的國家軍隊也不是個。中間也幾度達成停火協議,緬甸也承認克獨立組織控制地區為特區。

克欽獨立組織缺乏資金的時候,在控制地區種過罌粟,但自1991年開始禁止。

因為緬甸內戰,也對中國邊境地區有影響,就是在戰爭激烈是時期,會有難民進入中國。

緬甸克欽人與漢人有什麼關係?


三、克欽與中國關係

現在的克欽邦,是多民族聚集區,雖然是以克欽族為主,但也傈僳族、緬族等少數民族,也確實有一部分從中國遷去的漢族。

這裡的主要通用語言,是克欽。但在緬甸征服控制地區,也是實行所謂雙語制,要求當地人學緬語。

從中國遷去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因為在中國的時候都學會漢語,但克欽邦一般是不流通漢語的,只能在家庭或親朋好友交流的時候說漢語。

那麼歷史上,這裡曾經屬於南詔國和大理國的一部分。

鍵盤俠一聽又興奮了,又可以說自古以來了,

但我們回顧歷史,南詔國和大理國也不歸屬當時中原王朝。

先不說唐朝是否有鮮卑血統,就算是中原王朝,南詔國可是幾次從唐的手裡奪土地,如把原來唐佔據今天越南的一部分土地佔領,又把四川的一部分土地佔領。

唐將李宓帶來大部隊去打南詔,結果是唐朝軍隊全軍覆沒,李宓也被打死。

因為把唐朝人打死太多,南詔人信鬼神,感覺這些多鬼魂鬧的不安寧,於是在今天大理將軍洞建有將軍廟,以期望通過供奉,來平息鬧鬼魂。

不知道那些鍵盤俠怎麼想的,因為有被捱打的經歷,那麼南詔國曾經佔領的土地也屬於自古以來了?

當然,也有一些是屬於我們屬地的藩屬國,如錫金、不丹等國是屬於西藏的藩屬國,宗教和政治都受到西藏很大影響,而西藏屬於大清國的國土,所以這些錫金、不丹等國就算是大清國間接的藩屬國了。

作者富察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