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沒有人能作為孤島存在。

你所接觸的一切都在與這個世界發生聯繫:

早上起床後,你的洗面奶是韓國進口的,早餐的牛奶來自新西蘭牧場,上午開會時用的電腦是美國蘋果公司生產的,下午預約的牙醫給你做檢查時用的器械是德國的……

我們正處在貿易打造的世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全球貿易的參與者。

個人受益於全球化,而對於國家來說,貿易全球化也是一個無法抗拒的客觀過程。


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這些年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逐步擴大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進程,中國在享受著全球化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為全球作出了著獨特的貢獻。

然而,現實是嚴峻的。全球化的發展並非像童話裡那樣一帆風順。

如今,經貿全球化遭到了部分國家的阻礙和打壓。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甚至是貿易霸權主義……這些負面因素正在顛覆著全球互利共贏的格局,為全球化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這也正是明天起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目的之一:

中國正在用一場國家級的展會向世界宣告,作為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支持者和維護者,我們要主動開放市場,尋求全球合作。

無疑,這是基於以往貿易成果上的一次全新嘗試。

回顧這些年,中國開放的大門已經越來越大。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經濟總體上處於封閉狀態,進出口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

1978年以後,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中國的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入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

我們來看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對外貿易情況:


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這些數據正是中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的最直觀證明。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隨著進出口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出口競爭力的顯著增強,我國的貿易順差也大幅增加。


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貨物貿易的大額順差,最終使得我國外匯儲備大幅增長,2008年末達到1.9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豐富的外匯儲備是國家實力雄厚的有力證明。然而,外匯儲備並不是越多越好。

持有鉅額的外匯儲備不僅會產生巨大的成本,還有可能會引發通貨膨脹的壓力。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從2008年以後,我國的貿易順差逐漸縮小,並不刻意追求順差。

而舉辦進博會,也是中國尋求外貿平衡發展,縮減順差的一個重大舉措。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積累,中國經濟發展質量越來越高,國內市場也蘊藏了巨大的需求。

因此,我國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並把擴大進口作為了重要途徑。

此次進博會就為中國擴大內需、發展進口提供了一個最佳平臺。

除此之外,進博會的召開,也是對國際社會上“中國佔了他國便宜”這種偏見的駁斥。

多年來,有些國家對中國外貿順差充滿質疑,忽視國家間貿易結構差異等客觀因素,認為順差是中國刻意為之。

此次進博會正好可以告訴世界:通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僅會輸出“made in China”的產品,同時也歡迎好的東西“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中國擴大進口、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從此次進博會的規模就可以看出來:

  • 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

  • 由中國國家主席親自提議並向世界宣佈。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並與中外領導人一起參觀國家館。
  • 開幕式上,來自130多個國家的政要和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全球商界領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部委、各地方約1500名代表出席開幕式。
  • 此次的國家展中,除中國之外,還邀請81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貿易中心)參展。
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 企業商業展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兩部分。展覽面積27萬平方米,30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100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將在博覽會上發佈。七大展區各具特點,亮點紛呈。
  • 在虹橋國際經貿論壇上發表演講和參與互動討論環節有多位享譽國際的重量級嘉賓。如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基圖伊、聯合國工發組織總幹事李勇、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泰拉能源主席比爾-蓋茨、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等。

“買全球,賣全球”——上海副市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周波這樣形容首屆進博會。

改革開放造就了“中國奇蹟”。可以預見的是,在“進博時間”裡,中國將造就“開放奇蹟”。

這些事實告訴你,中國開放大門的決心有多大!

撰文 / 寧靜

製圖 / 曉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